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頗激的意思、頗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頗激的解釋

猶偏激。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 霍善斯坦因 (WilhelmHausenstein)批評她( 珂勒惠支 )中期的作品,以為雖然間有鼓動的男性的版畫,暴力的恐吓,但在根本上,是和頗深的生活相聯繫,形式也出于頗激的糾葛的,所以那形式,是緊握着世事的形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頗激”屬于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語素及實際語用角度進行解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與《漢語大詞典》的釋義框架,該詞可拆解為以下兩部分:

  1. 語素解析

    “頗”在古漢語中作副詞表示“偏頗、傾斜”,現代漢語中多表程度義,釋義為“相當地、很”(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15頁)。而“激”本義指水流受阻後飛濺,引申為“感情或言辭的強烈、激烈”(來源:《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1273頁)。

  2. 組合詞義

    二字組合後,“頗激”多用于描述言辭、态度或行為帶有明顯傾向性且程度較強,接近“較為偏激”“頗為激烈”的複合語義。例如在近現代文獻中可見“其觀點頗激,引發學界争議”等用法,強調主觀立場與常規認知的明顯偏離(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第1038頁)。

  3. 現代語用辨析

    當代語境下,“頗激”多出現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中,需注意其與“偏激”的細微差異:前者側重表達程度的顯著(頗)與情緒化的表達(激),後者更強調立場或觀點的片面性。例如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頗激的言論”常指向情緒化表達,而“偏激的主張”則側重理論缺陷(來源:《現代漢語虛詞詞典》第356頁)。

網絡擴展解釋

“頗激”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pō jī,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言辭或行為過于激烈、偏激,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偏激性
    指觀點、态度或表達方式偏離中正,帶有極端傾向。例如魯迅在評價珂勒惠支版畫時提到“形式也出于頗激的糾葛”,即指作品形式源于深刻的矛盾或激烈的沖突。
  2. 過激性
    強調超出適度範圍,如言辭激烈、情緒激動等。例如在争論中若有人反應過度,可形容為“頗激”。

使用場景


延伸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漢典及魯迅作品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艾帳悲嘶碧霞元君祠播幅徹備稠饧出豁錯非大嬸的着雕薄疊字頂風冒雪對汛二拔耳提面命富寵供直怪物相魂銷窖貨刉珥解懸吉量淨口霁野拘缧寬闊兩可撂地裂餅龍腹爐錘鹿皮冠履冰狐美物民兵鳴蛩憫急蜜月末職蹑手蹑腳片許潛伏期輕威七言八語阙景桑中生花妙筆生羨水舵肆伐碎女钿钗推燥居濕吞恨亡其憲批笑閧笑逐顔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