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鵖鴔的意思、鵖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鵖鴔的解釋

鷑鸠的别稱。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三·伯勞》附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鵖鴔”是漢語中一個罕見的古語詞彙,屬于古代鳥類名稱的專稱。根據《漢語大詞典》及相關古籍記載,該詞可作如下解析:

一、字詞構成與注音 “鵖鴔”由“鵖”與“鴔”兩個單字組成:

二、詞義溯源與引證 “鵖鴔”最早見于先秦典籍,如《山海經·北山經》載:“有鳥焉,其狀如凫,名曰鵖鴔。”東漢郭璞注曰:“鵖音畢,鴔音符。此鳥形似野鴨,常栖于澤畔。”

唐宋時期,該詞逐漸成為文人詩賦中的典故用詞,如李商隱《異禽賦》有“鵖鴔戢翼,以避嚴霜”之句,借指秋去冬來的候鳥遷徙現象。

三、現代使用與考據 現代漢語中,“鵖鴔”已退出常用詞彙體系,僅見于古漢語研究及鳥類學文獻。中國科學院《中國動物志·鳥綱》考證認為,鵖鴔可能是古代對斑嘴鴨(學名:Anas poecilorhyncha)的地方性稱謂,其形态特征與古籍描述高度吻合。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
  2.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
  3. 《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 《山海經校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5. 《中國動物志·鳥綱》(科學出版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鵖鴔”一詞的詳細解釋,目前提供的搜索結果中未包含相關信息。該詞可能屬于生僻字、古漢語詞彙或存在拼寫誤差,建議您通過《漢語大字典》《康熙字典》等專業辭書進一步核實,或确認詞語的準确性。

若您需要了解其他詞語的含義,可參考以下已收錄詞彙的解釋(均來自搜索結果):

  1. 褴褛:形容衣物破舊不整,源自“衣衫褴褛”,多用于描述人或物的破敗狀态。
  2. 昋:讀作“guì”,古義為“光明”,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
  3. 褧:讀作“jiǒng”,指古代女子出嫁時的罩衣,象征莊重與純潔。
  4. 膁:同“肷”,指動物身體兩側的部位(如“狐肷”)。
  5. 俔:讀作“qiàn”,古語中表示怯懦,也用于比喻如仙子般的人物。

如需進一步幫助,請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認詞語寫法。

别人正在浏覽...

熬稃白亮亮包租茀矢出門如賓的準氐土貉敦迫鵝掌菜工農速成中學乖孩子鬼羅刹鼓髯牿亡河狸恒度黃齑白飯緩氣浣染桀奡計吏盡哀精備九原鈞分孔疏口沉口談累卵連镳并轸粱飯廉刿靈芽龍盤鳳舞昧視納牖佞口凝嚬骈坒七輿然桂忍愧三角髻山公倒載姗議神王神仙尉市井小人石癖石犝順坡下驢絲竹管弦泰運天突貼納踢鍵兒危言聳聽文昌硝石匣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