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以桂作薪。亦形容物價昂貴。語本《戰國策·楚策三》:“ 楚國 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 唐 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詩:“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 唐 羊士谔 《永甯小園即事》詩:“蕭條梧竹下,秋物映園廬。宿雨方然桂,朝飢更摘蔬。”
“然桂”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與物價昂貴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然桂”出自《戰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其中“然”通“燃”,指燃燒;“桂”即桂木。原句意為:楚國的糧食比玉還貴,柴火(薪)比桂木更貴。這裡以“桂”這種名貴木材代指柴火,暗喻物價高昂到不合理的地步。
該詞後來引申為物價昂貴的象征,尤其用于形容生活成本極高、經濟負擔沉重的社會狀态。例如唐代孟浩然在《秦中感秋寄遠上人》中寫道:“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即用“然桂”表達錢財耗盡、生計艱難之意。
古代文人常借“然桂”表達對民生疾苦或自身困頓的感慨。如唐代羊士谔《永甯小園即事》中也有類似用法,通過這一典故強化作品中的經濟困境描寫。
如今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較少出現在日常語境,但其核心含義仍可通過“米珠薪桂”等成語體現物價問題。
《然桂》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竹子。
《然桂》的部首是“⺮”(zhú, 竹),它的總筆畫數是20畫。
《然桂》的來源和出處為《爾雅》。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然桂」字以當時的字形演變而來。具體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1. 我家後院種着一片然桂,每當秋風吹來,竹葉沙沙作響。
2. 清晨的陽光照在然桂上,映出一片翠綠的竹影。
組詞:然桂林(指茂密的竹林)。
近義詞:竹、竹子。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