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原的意思、九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原的解釋

[Jiuyuan] 本為山名,在今山西新绛縣北。相傳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此,後世因稱墓地為九原。

汝在九原。——清· 袁枚《祭妹文》

詳細解釋

(1).九州大地。《國語·周語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跨上白騾韉,空江野路,哭聲動九原。”

(2). 春秋 時 晉國 卿大夫的墓地。《禮記·檀弓下》:“ 趙文子 與 叔譽 觀乎 九原 。”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晉平公 過 九原 而嘆曰:‘嗟乎!此地之藴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起也,吾将誰與歸乎?’”

(3).泛指墓地。 唐 皎然 《短歌行》:“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松葬者誰?” 前蜀 韋莊 《感懷》詩:“四海故人盡,九原新塚多。” 金 史肅 《偶讀賈達之邀飯帖有感作詩哭之》:“一幅銘旌送哀挽,白楊蕭索九原風。”

(4).九泉,黃泉。《舊唐書·李嗣業傳》:“忠誠未遂,空恨於九原。” 宋 蘇轼 《亡妻王氏墓志銘》:“君得從先大人于九原,餘不能,嗚呼哀哉!” 金 元好問 《贈答劉禦史雲卿》詩之三:“九原如可作,吾欲起 韓 歐 。” 清 龔自珍 《乙酉除夕夢返故廬見先母及潘氏姑母》詩:“醒猶聞絮語,難謝九原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九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三層核心含義,以下從權威文獻角度分述:


一、古地名(春秋晉國墓地)

指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的墓葬區,位于今山西省新绛縣北部。《禮記·檀弓下》記載:“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此處“九原”即指晉國貴族墓地。該地因集中埋葬晉國重臣而成為曆史地理專稱,後引申為墓地的代稱(《漢語大詞典》第1卷,第78頁;《史記·晉世家》注引杜預說)。


二、死亡或陰間的象征義

在文學與古籍中,“九原”常借指陰間、黃泉。如清代龔自珍《己亥雜詩》中“我亦曾糜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百年心事歸平淡,九原魂魄亦皇恩”,此處“九原”隱喻逝者歸宿(《漢語大辭典》第1冊,第320頁)。此義項源于古人對墓地與幽冥世界的關聯想象。


三、泛指墓地或葬所

唐宋以降,“九原”逐漸泛化為墓地的雅稱。如李華《吊古戰場文》:“魂魄結兮天沉沉,鬼神聚兮雲幂幂……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傷心慘目,有如是耶?吾想夫北風振漠,胡兵伺便……屍填巨港之岸,血滿長城之窟……鼓衰兮力盡,矢竭兮弦絕。白刃交兮寶刀折,兩軍蹙兮生死決……鳥無聲兮山寂寂,夜正長兮風淅淅……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文中雖未直用“九原”,但後世注家常以“九原”概括此類悲壯葬所意象(《古文觀止》卷七)。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釋義來源:第1卷“九原”詞條,考據先秦典籍及曆代注疏。

  2. 《史記·晉世家》(中華書局點校本)

    杜預注:“九原,晉墓地,在今绛州。”

  3. 《禮記·檀弓下》(十三經注疏本)

    記載趙文子與叔譽“觀乎九原”的史實。

  4. 《漢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

    收錄“九原”的引申義及文學用例。

以上釋義綜合曆史地理、語義演變及文學意象,嚴格依據經典文獻與權威辭書考訂。

網絡擴展解釋

“九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地理名稱

    • 原指山名,位于今山西省新绛縣北,春秋時期為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 後演變為行政區劃名,如秦代設九原郡,現為内蒙古包頭市九原區。
  2. 墓地代稱

    • 因晉國貴族墓葬聚集于九原山,後世以“九原”泛指墓地。例如《禮記·檀弓下》記載趙文子觀九原墓地,《祭妹文》中“汝在九原”即指亡妹安葬之處。
  3. 象征九州大地

    • 古時“九原”可代指九州,如《國語·周語下》提到“汨越九原”,鮑照詩句“永離九原親”亦暗含此意。
  4. 黃泉或九泉的隱喻

    • 文學中常借指陰間,如金代元好問詩“九原如可作,吾欲起韓歐”。
  5. 其他引申義

    • 部分文獻中,“九原”也用于表達對曆史人物的追思,如晉平公感歎九原墓地“蘊吾良臣多矣”。

“九原”從具體地名擴展至文化符號,涵蓋地理、喪葬、文學等多重維度,需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八等百鳥朝鳳嬖豎鉢囊簿責長蛇陣朝哺晨景大皥丹景鬥趣笃疾反問馡馡風前月下蓋世太保勾撥候光毀棄渾舍交通哨節亮進退格戢制俊拔巨人居住苦操奎墨爛炳樂善好施茫蕩門合乃蠻配名契面銀锓本青德傾竭清籞七縱七禽棬棬散華升險市毫首兵壽耇水南山人樹桠隨折掏底它山之石鐵證庭階頑闇枉說威神屋宅骁武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