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名。約在喉下四寸處。《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任脈分寸歌》:“天突,喉下約四寸。”《靈樞經·本輸》:“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 明 王玉峰 《焚香記·回生》:“胸中天突氣猶在,足下沖陽脈未沉。”
關于“天突”的詳細解釋如下:
“天突”是中醫經絡學中的穴位名稱,屬任脈,其名源于功能特性。古人以“天”喻胸腔、“突”喻煙囪,意指此穴為胸腔氣機出入的通道,如同煙囪般疏通内外。
古人将天突穴比作“煙囪”,形象描述其疏通胸腔氣機的功能,強調其在呼吸系統中的樞紐作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操作或完整醫學記載,可參考《靈樞經》《針灸大成》等古籍,或咨詢專業中醫師。
天突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天”和“突”兩個字組成。
“天”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的部首是“一”字旁,由4畫組成。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時候也可以寫成繁體字“天”。
“突”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穴”字旁,由8畫組成。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時候也可以寫成繁體字“突”。
天突這個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可以理解為“天”表示天空,突然竄出來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沖破天際的意思。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天突這個詞沒有特定的寫法,因為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字組成的。但是在現代漢字寫法中,通常會将兩個字連寫成“天突”。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忽然從黑暗中突然天突而出。
2. 聽到好消息,他高興得天突地笑了起來。
3. 那個建築物的尖塔突出在天突之上。
組詞:天空、天地、天然、突出、突破、突發
近義詞:沖天、高突
反義詞:下沉、降落、入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