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曆日的意思、曆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曆日的解釋

(1) [calendar day]∶民用日;從子夜到子夜的時間

(2) [calendar]∶曆書

向他借曆日

詳細解釋

(1).曆書;日曆。《周禮·春官·馮相氏》“以會天位” 漢 鄭玄 注:“會天位者,合此歲日月辰星宿五者,以為時事之候,若今曆日大歲在某月某日某甲朔日直某也。”曆,一本作“ 厤 ”。《梁書·傅昭傳》:“十一,隨外祖於 朱雀航 賣曆日。” 宋 範成大 《除夜書懷》詩:“牀頭新曆日,衣上舊塵埃。”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 周羣 嘗學山中,忽有白猿化為老人而至,授 羣 書一卷,乃 黃帝 而下曆日也。”

(2).引申為節候。 唐 元稹 《酬樂天春寄微之》詩:“千山塞路音書絶,兩地知春曆日同。”


日曆,曆書。 南朝 陳 徐陵 《雜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宋 蘇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之二:“老去怕看新歷日,退歸拟學舊桃符。”《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媽媽一頭看歷日,一頭不覺簌簌的掉淚。”《醒世姻緣傳》第一回:“﹝ 晁大舍 ﹞應承,讨出一本歷日,揀了十一月十五日宜畋獵的日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曆日”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綜合多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民用日的時間單位
    指從子夜到下一個子夜的完整24小時周期,即現代所說的“一天”。這一概念在古代用于日常生活的計時,如《周禮》中提到的“曆日大歲”便與此相關。

  2. 曆書/日曆的别稱
    古代指記載歲時、節氣及吉兇宜忌的書籍,相當于現代的日曆。例如宋代範成大詩句“床頭新曆日,衣上舊塵埃”,以及《水浒傳》中“借曆日”的情節均指此類曆書。


二、曆史演變

根據高權威性資料,唐代的“曆日”最初是史官專用的台曆形式:每月裝訂成冊,每頁标注日期并留白,用于記錄皇帝言行,月終存檔作為編撰《國史》的原始材料。後來逐漸演變為民間通用的日曆。


三、文學與文獻中的使用


四、相關辨析

需注意“曆日”與“日曆”的古今差異:前者在古代側重天文曆法功能,後者現代更偏向日期記錄工具。此演變過程體現了時間計量從官方專屬到民用普及的發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曆日》的意思

《曆日》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根據曆法計算年、月、日的一種方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曆日》的部首是“日”,它是漢字中的一個基本部首。《曆日》一共有6個筆畫。

來源

《曆日》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曆法,用于記錄時間和日期。在古代,人們使用各種不同的曆法來計算時間。

繁體

《曆日》的繁體字為「曆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曆日》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以適應當時的文化與傳統。

例句

1. 我們需要按照《曆日》的方式來計算時間。

2. 他的生日是根據《曆日》來确定的。

3. 這部曆史書詳細記錄了古代的《曆日》。

組詞

曆法、曆書、曆算、日曆、曆史

近義詞

紀年、年史、(曆史上的)日期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