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跽跪的意思、跽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跽跪的解釋

兩膝着地,上身挺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劉武進相公》:“﹝ 劉武進 ﹞奏事 養心殿 ,跽跪良久,立時誤踏衣袂仆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跽跪”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跽跪(拼音:jì guì)指兩膝着地、上身挺直的姿勢。這一動作既包含“跽”(長跪)的形态,又強調“跪”的禮儀屬性,常見于古代臣子面見君主或莊重場合。

二、結構與引證

  1. 詞源結構
    由“跽”和“跪”組成,二字均與屈膝動作相關。其中“跽”特指上身直立的跪姿,“跪”則泛指屈膝着地的動作。

  2. 文獻例證
    清代昭梿《嘯亭雜錄》記載:“劉武進奏事養心殿,跽跪良久,立時誤踏衣袂仆倒。” 說明該姿勢需長時間保持,易因失誤跌倒,側面反映其莊重性。

三、應用場景

四、與普通“跪”的區别

普通“跪”可單膝或雙膝觸地,身體前傾(如跪拜),而“跽跪”強調上身直立,更顯端正嚴肅。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嘯亭雜錄》原文或查字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跽跪

「跽跪」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跪下。它由「跽」和「跪」兩個字組成。

「跽」字是由「足」和「其」兩個部首組成的。它的拼音為「jì」,有四畫。原本是「既」的會意字,形狀表示一個人兩腳并攏直立的樣子。現代漢字中的「跽」字用法已經不多見。

「跪」字是由「足」和「危」兩個部首組成的。它的拼音為「guì」,有八畫。表示一個人的膝蓋由于疲勞或敬仰而屈曲的姿勢。該字在漢字中應用更廣泛。

「跽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會的禮儀規範。在古代漢字中,「跽跪」的寫法多為「躡躡」、「跽躡」等。躡字是由「足」和「聶」兩個部首組成,表示小跑的腳步聲,與「跪」合在一起,表示雙膝合攏盤踞下跑的姿勢。

繁體字中的「跽跪」寫作「躡躡」、「跽躡」或「踮踮」,與古代漢字寫法相似,但現代漢字常用簡化字形式的「跽跪」。

以下是一些關于「跽跪」的例句:

1. 她跽跪在地,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2. 我們齊聲跽跪向先烈們表達敬意。

3. 在傳統婚禮上,新娘會跽跪三次向父母行禮。

組詞:跪拜、跪伏、跪謝

近義詞:叩拜、叩首

反義詞:起立、起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