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帙累牍的意思、連帙累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帙累牍的解釋

同“ 連篇累牘 ”。 宋 文天祥 《<金匮歌>序》:“因自撰為方劑,括為歌詩,草紙蠅字,連帙累牘,以遺其後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帙累牍”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形容文章或書籍篇幅冗長、内容繁複,文辭重複堆砌。其中“連帙”指裝書的木箱,“累牍”指堆積的竹簡,合起來比喻文字數量極多。

二、出處與背景
最早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金匮歌〉序》:“因自撰為方劑,括為歌詩,草紙蠅字,連帙累牍,以遺其後人。”。其典故可追溯至《左傳·莊公二十五年》中“連帙累牍,不暇自哂”的表述,形容文字繁複到連作者都無暇自嘲。

三、結構與用法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文章冗長,或客觀描述學術著作、文獻資料的内容豐富性。例如:“這部古籍連帙累牍,考據極為詳實。”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原文,提供的來源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帙累牍》的意思

《連帙累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文獻、書籍或文件繁多且雜亂無章。形容文件堆積如山,多得無法計數。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連帙累牍》的拆分部首是“纟”、“執行者”、“斷”、“牛”。

《連帙累牍》的總筆畫數是39畫。

來源和繁體

《連帙累牍》最早出現在宋朝周密的《武林舊事》中,并被廣泛使用。成語中的“連帙”指的是連續堆積的文獻, “累牍”指的是堆積如山的文書。

在繁體字中,連帙累牍被寫作「連綵纍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連帙累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在現代漢字書寫中,通常使用連帙累牍的标準寫法。

例句

他在辦公室裡收藏了一堆《連帙累牍》,堆滿了整個書架。

組詞

連綿不斷、連續不斷、累天大罪、牍牒紛至、紙糊惡書等。

近義詞

堆積如山、累及波及、層出不窮。

反義詞

一封信、單行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