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历日的意思、历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历日的解释

(1) [calendar day]∶民用日;从子夜到子夜的时间

(2) [calendar]∶历书

向他借历日

详细解释

(1).历书;日历。《周礼·春官·冯相氏》“以会天位” 汉 郑玄 注:“会天位者,合此岁日月辰星宿五者,以为时事之候,若今历日大岁在某月某日某甲朔日直某也。”历,一本作“ 厤 ”。《梁书·傅昭传》:“十一,随外祖於 朱雀航 卖历日。” 宋 范成大 《除夜书怀》诗:“牀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 周羣 尝学山中,忽有白猿化为老人而至,授 羣 书一卷,乃 黄帝 而下历日也。”

(2).引申为节候。 唐 元稹 《酬乐天春寄微之》诗:“千山塞路音书絶,两地知春历日同。”


日历,历书。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立春歷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宋 苏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之二:“老去怕看新歷日,退归拟学旧桃符。”《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妈妈一头看歷日,一头不觉簌簌的掉泪。”《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晁大舍 ﹞应承,讨出一本歷日,拣了十一月十五日宜畋猎的日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历日”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综合多来源信息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民用日的时间单位
    指从子夜到下一个子夜的完整24小时周期,即现代所说的“一天”。这一概念在古代用于日常生活的计时,如《周礼》中提到的“历日大岁”便与此相关。

  2. 历书/日历的别称
    古代指记载岁时、节气及吉凶宜忌的书籍,相当于现代的日历。例如宋代范成大诗句“床头新历日,衣上旧尘埃”,以及《水浒传》中“借历日”的情节均指此类历书。


二、历史演变

根据高权威性资料,唐代的“历日”最初是史官专用的台历形式:每月装订成册,每页标注日期并留白,用于记录皇帝言行,月终存档作为编撰《国史》的原始材料。后来逐渐演变为民间通用的日历。


三、文学与文献中的使用


四、相关辨析

需注意“历日”与“日历”的古今差异:前者在古代侧重天文历法功能,后者现代更偏向日期记录工具。此演变过程体现了时间计量从官方专属到民用普及的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历日》的意思

《历日》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根据历法计算年、月、日的一种方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历日》的部首是“日”,它是汉字中的一个基本部首。《历日》一共有6个笔画。

来源

《历日》一词来源于古代的历法,用于记录时间和日期。在古代,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历法来计算时间。

繁体

《历日》的繁体字为「曆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历日》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以适应当时的文化与传统。

例句

1. 我们需要按照《历日》的方式来计算时间。

2. 他的生日是根据《历日》来确定的。

3. 这部历史书详细记录了古代的《历日》。

组词

历法、历书、历算、日历、历史

近义词

纪年、年史、(历史上的)日期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爱窝窝表谢残逼藏弓烹狗草台晨轴豉酒宠敬低热断明缝制歌版根门诡驳雇脚固项还踵好兵蝗螟画艺魂不附体火脚谏职蛟蛇饥冻交切节鄂精讨久怀慕蔺堲周潏波刻骨镂心科派款昵冷幽幽两陈脸颊龙胡之痛隆郁论记目不交睫扑满骑马寻马覃转曲江僧曹生道绳愆申令赊销守吏速断随风逐浪诉言童髦危革无凭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消敛遐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