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懷土的意思、懷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懷土的解釋

(1).安于所處之地。謂安土重遷。《論語·裡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何晏 集解引 漢 孔安國 曰:“懷土,重遷。” 朱熹 集注:“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 漢 班昭 《東征賦》:“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宋 黃庭堅 《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乃幾父舊治之地》詩:“始遷民懷土,異端極紛拏。”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下》:“萬物莫不知懷土而樂歸其本。”

(2).懷戀故土。 漢 班彪 《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 晉 陸機 《<懷土賦>序》:“餘去家漸久,懷土彌篤。” 明 許宗魯 《遼左雪中登樓》詩:“懷土情無已,登樓賦未成。” 清 吳偉業 《八風詩·南風》:“ 師曠 審音吹不競, 鐘儀 懷土操誰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懷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古典文獻和具體用法理解:

一、基礎釋義

  1. 安于所處之地,安土重遷
    源自《論語·裡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 解析:此處的“土”指故土或所處環境,“懷土”指小人留戀既得利益,不願遷移()。朱熹注釋為“溺其所處之安”,即滿足現狀、不思進取()。
    • 示例:班昭《東征賦》中“小人性之懷土”即強調安于現狀的特性。
  2. 懷戀故土,思念家鄉
    多用于描述離鄉者對家鄉的情感,如蔡琰《胡笳十八拍》中“去時懷土兮心無緒”()。

    • 場景:常見于羁旅詩或遊子題材,如“百年懷土望,千裡倦遊情”()。

二、語境與演變


三、現代應用

如需更深入解析,可參考《論語》注疏及漢魏辭賦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懷土的意思

懷土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懷念故鄉或萌發對故鄉的情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懷土的部首是土,它的筆畫數目是5。

來源

懷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在古代,人們常常因為離開自己的家鄉而産生強烈的思鄉之情,在詩歌中表達出對故鄉的懷念和眷戀。所以後來,懷土這個詞逐漸形成。

繁體

懷土的繁體字是懷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人在寫懷土時常常使用各種不同的字形,因為漢字的書寫形式隨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但通常情況下,懷土的古代寫法是“懷土”。

例句

1. 他離開家鄉已經多年了,但他依然懷土情深。

2. 在異鄉生活多年後,她對故鄉産生了一種濃烈的懷土之情。

組詞

1. 懷鄉:懷念故鄉。

2. 懷舊:對過去的事物或時光産生懷念之情。

3. 懷念:對過去或遠離的事物産生強烈的思念之情。

近義詞

1. 懷念

2. 思鄉

反義詞

1. 遷離

2. 遺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