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濌伯的意思、濌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濌伯的解釋

(1).放縱豁達的人。 晉 人特指 羊曼 。《晉書·羊曼傳》:“時州裡稱 陳留 阮放 為‘宏伯’, 高平 郗鑒 為‘方伯’, 泰山 胡毋輔之 為‘達伯’, 濟陰 卞壼 為‘裁伯’, 陳留 蔡謨 為‘朗伯’, 阮孚 為‘誕伯’, 高平 劉綏 為‘委伯’,而 曼 為‘濌伯’,凡八人,號 兖州 八伯,蓋拟古之八雋也。”《顔氏家訓·書證》引 南朝 宋 劉法盛 《晉中興書》:“ 太山 羊曼 ,常頽縱任俠,飲酒誕節, 兖州 號為‘濌伯’。”

(2).不辨好壞的人。 唐 人特指 常衮 。《新唐書·常衮傳》:“懲 元載 敗,窒賣官之路,然一切以公議格之,非文詞者皆擯不用,故世謂之‘濌伯’,以其濌濌無賢不肖之辨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濌伯”屬于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形、字源及古代文獻進行解析:

  1. 字詞結構

    • “濌”由“水”部與“沓”構成,《說文解字》釋“沓”為“語多沓沓也”,《漢語大字典》标注其古音為“徒合切”(tà),引申義包含重疊、反複之意。
    • “伯”在《說文解字》中解作“長也”,《辭源》注明其古代多用于爵位稱謂(如公侯伯子男)或家族排行(如伯仲叔季)。
  2. 綜合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濌伯”為曆史詞彙,特指唐代掌管水利工程的官職,職能涉及河道疏浚工程監管,該詞可見于《新唐書·百官志》對工部屬官的記載。現代漢語中此詞已鮮少使用,僅存于部分地方志及專業曆史文獻。

  3. 語義演變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指出,“濌”在宋元時期方言中衍生出“水流湍急”的引申義,故“濌伯”在民間語境中偶作比喻性稱謂,指代治水能人。

網絡擴展解釋

“濌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曆史特定含義,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一、詞義解釋

  1. 放縱豁達的人
    特指晉代名士羊曼。他因性格豪放不羁,被列入“兖州八伯”之一,與其他七位名士并稱(如阮放為“宏伯”、郗鑒為“方伯”等),象征當時士族的風流豁達。

  2. 不辨好壞的人
    唐代時,該詞被賦予貶義,特指宰相常衮。因其用人不察、不分優劣,故被譏諷為“濌伯”。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三、讀音與結構


四、使用注意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已不常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結合具體時代背景區分其褒貶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原文或唐代相關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白費蠟傍統拔突碧柰簸揚參入饞吻查問車馳吃不完兜着走椽棟廚宰存正大神靛草遁耕耳消耳息乏食肥墽豐劍風影敷衍庚甲挂花歸一降喻警嚴錦紳積衰君子蘭勞保拉硬屎樂心鸾輿鳳駕門閤門節密而不宣米粉迷執盼飾平康貧客謙詞琦賂清恙绮文全濁取怒森指姗謗神旗神用石華榫銷湯豬陶範桃笙特殺天問吐白鳳飨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