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奚國的意思、奚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奚國的解釋

唐 時 奚 族所建之國。《舊唐書·北狄傳·奚》:“ 奚國 ,蓋 匈奴 之别種也,所居亦 鮮卑 故地,即 東胡 之界也,在京師東北四千餘裡,東接 契丹 ,至西 突厥 ,南拒 白狼河 ,北至 霫國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奚國的釋義與曆史沿革

一、漢語詞典釋義

“奚國”指中國曆史上由奚族建立的政權。奚族屬東胡系,隋唐時期活躍于遼西地區(今内蒙古、遼甯一帶),《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少數民族名,曾建立地方政權”。《辭海》補充說明:“奚國”為唐末契丹崛起前,奚族在營州(今遼甯朝陽)建立的短暫政權,後歸附契丹。

二、曆史背景與政權特征

  1. 民族起源:奚族源于鮮卑宇文部,以遊牧為生,善騎射。《魏書》稱其為“庫莫奚”,隋代始簡稱“奚”。
  2. 政權建立:唐開元年間(713—741),奚王李大酺受唐冊封為“饒樂郡王”,形成半獨立政權,史稱“奚國”。轄境西抵妫州(今河北懷來),東至遼河。
  3. 政治制度:仿唐制設都督府,分五部管轄,但保留酋長世襲制。經濟以畜牧為主,兼營農耕與貿易,與唐、突厥、契丹多方周旋。

三、衰落與融合

唐末契丹強盛,奚國于901年被耶律阿保機所滅,部分奚人西遷形成“西奚”,餘部融入契丹。遼代設“奚王府”管理奚族,金元時期逐漸漢化。

四、文化遺存

奚人創制了早期馬鞍樂器“奚琴”(二胡前身),遼墓壁畫中常見其狩獵、奏樂場景,印證《新唐書》所載“其樂器有奚琴”之說。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夏征農, 陳至立主編.《辭海》(第六版彩圖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9.
  3. 杜佑.《通典·邊防典》. 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歐陽修, 宋祁.《新唐書·北狄傳》. 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奚國”在曆史上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不同時期進行解釋:

一、唐代奚族政權

  1. 族源與性質
    奚族是匈奴别種,屬于東胡後裔,活動範圍在今内蒙古中段至遼甯西部()。唐代文獻《舊唐書》記載,奚國是奚族建立的政權,其地理位置“東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抵白狼河(今大淩河),北達霫國”。

  2. 與唐朝的關系
    唐初奚族多次歸附又叛離,648年酋長可度者率部歸順,後因唐朝軍事壓力再次臣服。唐朝對奚國采取羁縻政策,如奚國王子熱瓌曾作為人質留居長安,被授予虛職“右威衛将軍”。

二、遼代末年的短暫政權

  1. 建立與滅亡
    1123年正月,奚族首領奚回離保(漢名蕭翰)趁遼朝衰落自立為帝,建立奚國,但僅存八個月即被金朝所滅。

  2. 曆史意義
    該政權是奚族最後一次獨立建國的嘗試,标志着奚族逐漸被契丹、女真等族融合的尾聲。

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史料及考古發現(主要參考),若需進一步細節可查閱《舊唐書·北狄傳》或遼金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北貉表俗冰霜材勇藏去車器揣微畜眼貸借大節丹青竹對聯耳韻趕明兒槁乾根值攻熨廣度鬼車鳥患害胡麻扈業甲铠季弟街鼓節鎮季候積瘕記列苦況狼吞虎餐連步醴酪劙囊懔遵輪回道論婚履霜堅冰冒文名聲過實南京市哪些辟兵破面鬼剖決絿絿秋砧攘棄山臊申論史撰稅産説有私童史鐵十字蓊葧聞説五鳳城饷給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