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霜堅冰的意思、履霜堅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霜堅冰的解釋

《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緻其道,至堅冰也。”後以“履霜堅冰”比喻事态逐漸發展,将有嚴重後果。《魏書·釋老志》:“始知祖宗叡聖,防遏處深,履霜堅冰,不可不慎。”《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臣恐履霜堅冰,積小成大,請重鞠 正義 死由,雪冤氣於幽泉,誅姦臣於白日。”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三:“伏維陛下留神聽覽,念 藝祖 創業之難,思履霜堅冰之戒,今日冰已堅矣,非獨履霜之漸。” 梁啟超 《亞洲地理大勢論》:“先之以告誡,繼之以警懼,天或者其深有望於 中國 人種,而示以履霜堅冰之漸,教以前車覆轍之鑒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霜堅冰”是漢語中源自《周易·坤卦》的經典成語,字面義為“腳踏秋霜時,便知寒冬堅冰将至”,其核心含義在于通過細微征兆預判發展趨勢,強調見微知著、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語源解析

該成語出自《周易·坤卦》初六爻辭:“履霜,堅冰至。”字面描述行人踩到秋霜時,便能推斷出寒冬将形成厚冰的自然規律。此處以季節變化為喻,揭示事物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必然過程(來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周易》原文數據庫)。

哲學内涵

宋代學者朱熹在《周易本義》中闡釋:“霜者,陰氣之始凝也。陰氣始凝而為霜,則其盛而至于堅冰,可推而知也。”(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周易本義》)此說強調觀察初始迹象的重要性,警示人們要從事物萌芽階段即采取應對措施。

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該成語常用于三類場景:

  1. 經濟領域警示潛在風險(如《人民日報》社論引用該詞提醒金融風險防範)
  2. 教育領域強調基礎積累(如教育部語文教材注釋)
  3. 社會治理層面倡導危機預警機制建設(見《新華成語詞典》應用案例)

權威釋義參考

《漢語大詞典》第七版定義為:“比喻從事物的征兆可推知其發展結果,含防微杜漸之意。”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進一步标注其語用色彩為“警示性比喻”。

網絡擴展解釋

“履霜堅冰”是一個源自《周易》的成語,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踩到霜時,便知堅冰将至”,比喻通過細微迹象預見潛在危機或嚴重後果,強調對事物發展的警覺性和預見性。

二、出處與演變

  1. 經典出處
    源自《周易·坤卦》初六爻辭:“履霜,堅冰至。”
    象傳進一步解釋:“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緻其道,至堅冰也。”指陰寒之氣逐漸積累,最終形成堅冰,暗喻事物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2. 引申含義
    後演變為成語,強調通過觀察苗頭采取預防措施,如《二程全書》中提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警示人們關注事态發展的早期信號。

三、用法與語境

四、深層啟示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居安思危”思想,鼓勵人們通過觀察細節把握規律,主動應對變化。例如現代職場中,可通過行業動态預判職業風險并提前規劃,即是對“履霜堅冰”的實踐。

注:部分資料提到“面對困難堅韌不拔”的解讀(如),此為少數語境下的引申義,主流含義仍以預見性為核心。

别人正在浏覽...

菴藹并涵不帶頭巾男子漢側視長逝螭雲喘氣出景點累墊陌彫蓬吊索抵捍鞮鞻氏坻頹發标豐裁高粱米冠世挂羊頭賣狗肉歸總裹餱糧耗損宏恺宏谟惠聲豁嘴交葛疾吏金匼匝迥秀舊染記敍攫齧苦根龍濤旅衣美人遲暮民道匿知衄痍剖蚌得珠搶地日日桑梓禮少旋生不逢時釋軷時直石缁守盟說黑道白四至台任談價跳繩桐油問諸水濱骁猾稀溜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