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霜堅冰的意思、履霜堅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霜堅冰的解釋

《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緻其道,至堅冰也。”後以“履霜堅冰”比喻事态逐漸發展,将有嚴重後果。《魏書·釋老志》:“始知祖宗叡聖,防遏處深,履霜堅冰,不可不慎。”《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臣恐履霜堅冰,積小成大,請重鞠 正義 死由,雪冤氣於幽泉,誅姦臣於白日。”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三:“伏維陛下留神聽覽,念 藝祖 創業之難,思履霜堅冰之戒,今日冰已堅矣,非獨履霜之漸。” 梁啟超 《亞洲地理大勢論》:“先之以告誡,繼之以警懼,天或者其深有望於 中國 人種,而示以履霜堅冰之漸,教以前車覆轍之鑒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霜堅冰”是一個源自《周易》的成語,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意為“踩到霜時,便知堅冰将至”,比喻通過細微迹象預見潛在危機或嚴重後果,強調對事物發展的警覺性和預見性。

二、出處與演變

  1. 經典出處
    源自《周易·坤卦》初六爻辭:“履霜,堅冰至。”
    象傳進一步解釋:“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緻其道,至堅冰也。”指陰寒之氣逐漸積累,最終形成堅冰,暗喻事物發展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2. 引申含義
    後演變為成語,強調通過觀察苗頭采取預防措施,如《二程全書》中提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警示人們關注事态發展的早期信號。

三、用法與語境

四、深層啟示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居安思危”思想,鼓勵人們通過觀察細節把握規律,主動應對變化。例如現代職場中,可通過行業動态預判職業風險并提前規劃,即是對“履霜堅冰”的實踐。

注:部分資料提到“面對困難堅韌不拔”的解讀(如),此為少數語境下的引申義,主流含義仍以預見性為核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霜堅冰的意思

履霜堅冰,是一個成語,形容人的意志堅定不屈服于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履(部首:屍,筆畫:8);霜(部首:雨,筆畫:17);堅(部首:土,筆畫:8);冰(部首:冫,筆畫:5)。

來源和繁體

《履霜堅冰》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項羽本紀》:“必且履霜堅冰而求矣。”繁體寫作「履霜堅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履霜堅冰的古漢字寫法為「屢霜頑冰」。

例句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履霜堅冰,毫不退縮。

組詞

堅定、堅強、冰雪、屢試不爽、層層遞進

近義詞

毅然決然、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反義詞

膽怯、退縮、怯懦、畏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