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貸借的意思、貸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貸借的解釋

(1).借貸;借債。 唐 韓愈 《崔十六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韻》:“謂言安堵後,貸借更何患。不知孤遺多,舉族仰薄宦。” 郭沫若 《行路難》下篇二:“貸借生活在後面壓迫着的威力,想到山裡來做些文章。”

(2).寬恕。《南史·王藻傳》:“又竊聞諸主聚集,唯論夫族,緩不足為急者法,急則可為緩者師。更相扇誘,本其恒意,不可貸借,固實常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貸借”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具體領域進行解釋:

一、普通含義

  1. 基本解釋
    指“借貸”或“借債”,即資金或物品的借用行為。例如唐代韓愈詩句中提到的“貸借”即為此意。

  2. 延伸含義
    在古漢語中也可表示“寬恕”,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二、會計學中的“借”與“貸”

在會計領域,“借”和“貸”是複式記賬法的核心符號,需結合賬戶性質理解:

  1. 記賬方向

    • 借(Debit):記錄資産、費用的增加,或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 貸(Credit):記錄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的增加,或資産、費用的減少。
  2. 記賬規則
    遵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原則,每筆交易需在兩個及以上賬戶中雙向記錄。
    示例:企業購買設備(資産增加記“借”),同時支付現金(資産減少記“貸”)。

  3. 符號本質
    僅為記賬方向标識,無實際語義,需通過賬戶類型判斷增減。


三、擴展說明

借貸記賬法通過“資産=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式确保賬務平衡,是國際通用的科學方法。其優勢在于能全面反映資金流動,并通過試算平衡驗證準确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會計實務中的具體應用,可參考權威會計網站(如、3、5、8)。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貸借(dài jiè)是一個常見的詞彙,表示借貸、借出或者借入。下面将為您介紹關于貸借的一些基本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貸字有貝部和老部,貝是拼音bèi,老是拼音lǎo,這個字一共有11畫。 借字有亻部和昔部,亻是拼音rén,昔是拼音xī,這個字一共有10畫。 來源: 貸借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經過演變和使用,成為現代漢語中常用詞彙之一。 繁體: 貸借的繁體字為貸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貸字的字形稍有不同,中間的部首老寫作"老",後來演變為現在的"貝"。借字的字形也有變化,早期的字形中間部首是"人",後來變成了現在的"亻"。 例句: 1. 我今天去銀行貸款買房子。 2. 他向我借了一本書。 組詞: 貸款、貸款利率、借貸關系、借貸行為、借貸風險等。 近義詞: 貸款、借款、借貸、貸用等。 反義詞: 借出、借給、還債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