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步的意思、連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步的解釋

(1).行走時,後腳邁到和前腳相齊的位置,再邁前腳向前進。《禮記·曲禮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鄭玄 注:“連步,謂足相隨不相過也。”

(2).接踵,前後相承。《拾遺記·周靈王》附 南朝 梁 蕭绮 錄:“ 孟子 雲:‘千年一聖,謂之連步。’” 齊治平 校注:“此語不見今《孟子》七篇中……繼踵即連步也。”

(3).猶快步。 唐 劉商 《題禅居廢寺》詩:“凋殘精舍至,連步訪緇衣。” 明 王玉峰 《焚香記·登程》:“ 王兄 ,且暫住馬,連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論交。” 清 林則徐 《輿人行》:“陵危反試騰踔力,連步不聞喘息聲。”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贈逸民詩》:“乘輿攜手,連步同遊。” 唐 張籍 《同将作韋二少監贈水部李郎中》詩:“憶得當時亦連步,如今獨在讀書堂。” 唐 姚合 《寄華州李中丞》詩:“省署嘗連步,江臯欲獨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步”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行走方式
    指行走時後腳與前腳對齊後再前進的步态,源自《禮記·曲禮上》的“拾級聚足,連步以上”,鄭玄注解為“足相隨不相過”。這種步态常見于古代禮儀場合,強調步伐的規整。

  2. 接踵/前後相承
    引申為事物連續不斷或前後相繼的狀态。如南朝梁蕭绮錄提到“千年一聖,謂之連步”,齊治平校注解釋為“繼踵即連步”。

  3. 快步行走
    唐代劉商詩句“連步訪缁衣”及清代林則徐《輿人行》中“連步不聞喘息聲”均體現此義,形容急促或輕快的步伐。

  4. 并走或同行
    如明代王玉峰《焚香記》中“連步忙追骥尾”,指結伴而行或共同行動。

使用示例

注意:需與“聯步”區分,後者多指同行或繼續前進,而“連步”更側重步伐特征或連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步的意思

連步(lián bù)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一連串的腳步。他們以一定的節奏和順序緊密地相連在一起。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連步的部首是走(辶)和足(⻊),它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連步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它是從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分别是“連”和“步”。通過結合這兩個字,我們可以理解連步的意思。

繁體

連步的繁體字是「連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連步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康煕字典》的記載,連步的古字形是「輪步」。

例句

1. 這支舞蹈要求舞者把連步跳得輕盈而精确。

2. 他的腳步如同連步般穩健有力。

組詞

連續、連貫、連綿

近義詞

連續、接續、相繼

反義詞

中斷、間斷、斷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