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步的意思、連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步的解釋

(1).行走時,後腳邁到和前腳相齊的位置,再邁前腳向前進。《禮記·曲禮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鄭玄 注:“連步,謂足相隨不相過也。”

(2).接踵,前後相承。《拾遺記·周靈王》附 南朝 梁 蕭绮 錄:“ 孟子 雲:‘千年一聖,謂之連步。’” 齊治平 校注:“此語不見今《孟子》七篇中……繼踵即連步也。”

(3).猶快步。 唐 劉商 《題禅居廢寺》詩:“凋殘精舍至,連步訪緇衣。” 明 王玉峰 《焚香記·登程》:“ 王兄 ,且暫住馬,連步忙追驥尾,好同行竝轡論交。” 清 林則徐 《輿人行》:“陵危反試騰踔力,連步不聞喘息聲。”

(4).并走;同行。 南朝 梁武帝 《贈逸民詩》:“乘輿攜手,連步同遊。” 唐 張籍 《同将作韋二少監贈水部李郎中》詩:“憶得當時亦連步,如今獨在讀書堂。” 唐 姚合 《寄華州李中丞》詩:“省署嘗連步,江臯欲獨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連步"是漢語中具有動态描述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兩個層面的解釋:

一、基礎詞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連步"指行走時雙腳交替不間斷前行的狀态,該釋義源于古代禮儀文獻《禮記·曲禮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的記載,形容登台階時步伐連貫的儀态。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描寫群體行進場景,例如:"衆人連步穿過長廊,腳步聲整齊劃一。"

二、引申意義 《國語辭典》擴展了該詞的文學意象,強調其"緊密相接、連續不斷"的抽象概念。唐代詩人溫庭筠在《感舊陳情五十韻》中"轉蓬驚客子,連步逐賢王"的表述,即用"連步"暗喻對賢者的持續追隨。現代常見于公文寫作,如"各部門連步推進改革措施",強調工作銜接的緊密性。

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被标注為書面用語,常見于文學創作與正式文書。語音學角度分析,"連"屬陽平調,"步"為去聲調,雙音節詞形成"揚—抑"的聲調組合,具備韻律美感,這是其被曆代文人青睐的語言學基礎。

網絡擴展解釋

“連步”是一個多義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行走方式
    指行走時後腳與前腳對齊後再前進的步态,源自《禮記·曲禮上》的“拾級聚足,連步以上”,鄭玄注解為“足相隨不相過”。這種步态常見于古代禮儀場合,強調步伐的規整。

  2. 接踵/前後相承
    引申為事物連續不斷或前後相繼的狀态。如南朝梁蕭绮錄提到“千年一聖,謂之連步”,齊治平校注解釋為“繼踵即連步”。

  3. 快步行走
    唐代劉商詩句“連步訪缁衣”及清代林則徐《輿人行》中“連步不聞喘息聲”均體現此義,形容急促或輕快的步伐。

  4. 并走或同行
    如明代王玉峰《焚香記》中“連步忙追骥尾”,指結伴而行或共同行動。

使用示例

注意:需與“聯步”區分,後者多指同行或繼續前進,而“連步”更側重步伐特征或連續性。

别人正在浏覽...

卬鼻半豹筆生車把淳質竄越丹墨調利頓足搥胸愕怪封境浮光掠影賦稅宮曹刮刬規景鼓嚴合伯膊核能資源橫梗環肥燕瘦回述虎珀監廚赍貸鲸鲲謹庸金字牙符酒酤九禦刊布刊道孔任礦泉潰師來王楞子眼躐升棂星麻帶密疏囊括四海難以為繼糯米咆勃诮嗤乞兒暴富器物驅曳茹黃神府深溝壁壘深心私屬鐵铮铮頑蒙魏公子猥局五山鄉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