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香格裡拉的意思、香格裡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香格裡拉的解釋

[shangrila] 世外桃園,人間樂園。來自小說《失落的地平線》中所描繪的一個烏托邦式的地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香格裡拉(Shangri-La)是漢語中特有的音譯外來詞,源于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1933年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虛構的烏托邦地名。現代漢語詞典對其釋義包含三層内涵:

一、地理概念 指中國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下轄的縣級市,2001年經國務院批準由“中甸縣”更名而來。該地位于橫斷山脈腹地,海拔約3300米,擁有雪山、草甸、藏傳佛教寺院等自然與人文景觀。

二、文化意象 引申為“理想國”的代名詞,象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秘境。漢語語境中常與“世外桃源”互文,例如《辭海》将其解釋為“西方文化想象中的東方淨土”。

三、精神隱喻 在跨文化傳播中衍生出哲學意涵,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指出其現代用法常指向“心靈栖息地”,尤其在旅遊業宣傳中形成“返璞歸真”的消費符號。

詞源考證顯示,“香格裡拉”藏語原意為“心中的日月”,源自藏傳佛教經典中“香巴拉”概念的轉譯。這一詞彙融合了東西方對理想境界的想象,形成獨特的語義混合體。

網絡擴展解釋

“香格裡拉”是一個融合文學想象與現實地理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1. 詞源與文學背景
    該詞源自1933年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又名《失落的地平線》),書中描繪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烏托邦式理想國度,被譯為“世外桃源”或“人間樂園”。藏語原意為“心中的日月”或“極樂園”(音譯自“香巴拉”),與藏傳佛教中象征純淨境界的“香巴拉王國”密切相關。

  2. 現實地理位置
    現指中國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地處滇、川、藏三省交界處,青藏高原橫斷山脈腹地,總面積約1.1萬平方公裡。境内擁有雪山(如梅裡雪山)、峽谷、草原等多樣地貌,以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産。

  3. 文化象征意義
    該詞已成為理想生活方式的代名詞,既包含自然景觀的壯美,也體現多民族(藏、納西、傈僳等25個民族)和諧共居的人文特質,被賦予“人間仙境”“伊甸園”等隱喻。

  4. 命名确認過程
    20世紀90年代,經多方考證,雲南迪慶被認定為小說原型地。1997年雲南省政府正式宣布将中甸縣更名為香格裡拉市,使其從文學概念轉化為具象地理标識。

擴展說明:該詞英語譯名“Shangri-La”現被廣泛應用于酒店、商業品牌,進一步強化了其美好寓意。若需了解當地旅遊詳情,可參考雲南省文旅部門發布的官方指南。

别人正在浏覽...

白雞夢骲箭罷收便勢瘭瘡碧空菜甲斥道疊羅籓籠鳳跱龍拿婦谒傅予弓勢劀殺瑰琦海沸山裂海仙黃父嘩世減徹建統疾鬥雞蒙舉息開炮科罰饋攜落頭鮮了徹隴道冒沒茅蒲冒竊拈酸吃醋牛童馬走俳賦蓬居披襟解帶迫厄潑胡王乞寒戲掐尖落鈔前引敲訂怯八義耆崛青鞋布襪三複白圭生聚教養侍者疏條祀禱探赜鈎深套襲天經地義危迹午朝賢臣赩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