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隴道的意思、隴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隴道的解釋

(1).墓道甬道。 宋 梅堯臣 《吳資政挽詞》之二:“夜臺埋琬琰,隴道刻騏驎。”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右手一條隴道,遠遠斜走而來,與墓地相通。”

(2).古地名。《後漢書·西羌傳·東號子麻奴》:“﹝ 馬賢 ﹞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諸州郡兵十萬人屯 漢陽 。又於 扶風 、 漢陽 、 隴道 作塢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隴道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地理雙重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地理實體指代

"隴道"最初指古代穿越隴山(今六盤山南段)的交通要道。隴山作為關中平原與隴西高原的天然屏障,《史記·高祖本紀》載"漢王還定三秦,渡隴道"即指此軍事通道。唐代杜甫《秦州雜詩》"遲回度隴怯,浩蕩及關愁"印證了隴道行旅之艱險。

二、行政區劃沿革

漢代在隴山周邊設置"隴道"建制,《漢書·地理志》記載北地郡下轄"隴道",屬縣級行政單位。據《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考證,其治所約在今甘肅華亭境内,體現古代"因險設道"的治理特征。

三、文化意象衍生

在文學語境中,"隴道"常作為邊塞意象符號,如南朝江淹《恨賦》"隴道飛雪,陰山落晖",通過具體地理坐标構建時空蒼茫感。這種用法在唐代邊塞詩中尤為突出,形成"隴道-陽關-玉門"的意象組合鍊。

四、交通史研究價值

據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考證,隴道體系包含南北兩道:南道經大震關通秦州,北道由蕭關抵原州,共同構成絲綢之路東段核心廊道。2015年固原出土的北朝駝隊壁畫,直觀印證了隴道作為國際貿易通道的曆史地位。

主要參考資料:

  1. 中華書局《史記》點校本
  2.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
  3. 史念海《中國的運河》考古報告
  4. 國家文物局絲綢之路申遺檔案

網絡擴展解釋

“隴道”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墓道甬道

  1. 釋義
    指墓地中連接墓室與外界的通道,常見于古代墓葬結構。
  2. 引證與例子
    • 宋代梅堯臣《吳資政挽詞》中提到“夜臺埋琬琰,隴道刻騏驎”,描述墓道裝飾的華美。
    • 郭沫若在《女神·棠棣之花》中寫道:“右手一條隴道,遠遠斜走而來,與墓地相通”,以文學筆觸描繪墓道場景。

二、古地名

  1. 釋義
    指漢代西北地區的軍事要地,具體位置可能與今甘肅、陝西一帶相關。
  2. 曆史背景
    • 《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東漢時期曾在“隴道”修築塢壁、屯兵駐守,以防禦羌人并保護百姓。
    • 唐代兩當縣(今甘肅境内)的“隴道”曾作為軍事據點,如史載“隴道兩當縣縣令派兵阻擊”。

三、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白玉霜傍統拔樹尋根卑疵弼導碧雞長浪稱職赤阪絺巾崇嶐辍舂佽助大辟鬥钿斷長補短放量風栉雨沐高粱帽子歌風亭長割線佝瞀光塌塌鼓架牯牛嶺蠱術寒心酸鼻寒中和語桓孟蹇分揀選交引庫井硙九部樂聚礦作用俊乂開鎖豬亢暴空白空缺漓江六角眉頭摩滅你奪我争甯谧期期艾艾七月柔雅潤滑油森幻折杖識窺私愛唐溪罔利威棱文派五筆字型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