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沒的意思、冒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沒的解釋

(1).冒昧,輕率。《國語·周語中》:“夫 戎 狄 ,冒沒輕儳,貪而不讓。” 汪中 《經義知新記》:“冒沒,即冒昧語之轉。” 唐 司空圖 《絕麟集述》:“冒沒已多,幸無大愧。”

(2).貪圖,貪得。《新唐書·李夷簡傳》:“京兆尹 楊憑 性驁侻,始為 江南 觀察使,冒沒于財。 夷簡 為屬刺史,不為 憑 所禮。”《新唐書·裴休傳》:“ 大和 後,歲漕 江 淮 米四十萬斛,至 渭河 倉者纔十三,舟檝僨敗,吏乘為姦,冒沒百端, 劉晏 之法盡廢。” 章炳麟 《諸子學略說》:“用儒家之道德,故艱苦卓厲者絶無,而冒沒奔競者皆是。”

(3).猶傾軋。 唐 柳宗元 《陸文通先生墓表》:“秉觚牘,焦思慮,以為論註疏説者百千人矣。攻訐很怒,以辭氣相擊排冒沒者,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4).猶埋沒,廢棄。 唐 劉禹錫 《武陵北亭記》:“調賦幸均矣,城池幸完矣,而重浹辰之役,掠苟簡之問,卒使勝躅冒沒,猶璞而不攻。” 宋 葉適 《同安縣學朱先生祠堂記》:“夷夏同指,科舉冒沒,淺識而深守,正説而僞受,交背於一室之内,而不以是心為殘賊無幾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冒沒"是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有兩種解釋:

一、指冒犯、輕率之意。《漢語大詞典》收錄該義項,釋義為"輕率不顧其他"。《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中"毋冒沒"即用此義,強調不可輕率行事。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引《廣雅》注"冒,犯也",與"沒"組合強化了冒失的含義。

二、表示貪圖、貪求。《辭源》釋為"貪圖利益而不顧禮義"。《國語·周語》"冒沒輕儳"即指貪功冒進,明代方以智《通雅》引證此詞多用于批評急功近利的行為。該用法在《資治通鑒》胡三省注中亦有體現,強調對名利的非分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冒沒”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綜合各來源信息可歸納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冒昧輕率
    指行為魯莽、缺乏謹慎。如《國語·周語中》提到戎狄“冒沒輕儳”(指其行為輕率),唐代司空圖也以“冒沒已多”表達對自身輕率行為的反思。

  2. 貪圖貪得
    形容對財物或利益的貪婪。例如《新唐書·李夷簡傳》記載楊憑“冒沒于財”,章炳麟的論述中也提到“冒沒奔競者皆是”。


二、其他用法

  1. 傾軋争鬥
    唐代柳宗元在《陸文通先生墓表》中用“擊排冒沒”描述文人間的相互攻擊。

  2. 埋沒廢棄
    如劉禹錫《武陵北亭記》中“勝躅冒沒”指優秀事迹被埋沒,宋代葉適也提到科舉制度導緻人才“冒沒”。


三、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敖倪稗官寶成鐵路不測不遺寸長草豬潮悶陳久赤麻串并聯垂誡觕弊翠斾典地刁怪迪知二陝豐席負塗豕鬼錢國儲鴻都黃墟火號計費機伶鬼謹質揪結讵幾巨傑廊廟具鹂鷬理劇剸繁淩厲流裔鸾鳳分飛懞掙噴紅情核遒人七子取程宂阘耎毳散白掃鍋刮竈蝕損四會訴酒塌車談訪讨亂吞鈎土山頭果毅毋害霧翳笑端笑咧咧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