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人文主義的意思、人文主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人文主義的解釋

[humanism] 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主要思潮,反對維護封建統治的宗教神學體系,提倡學術研究、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主要代表人物有 彼得拉克、 薄伽丘、 伊拉斯谟、 蒙田等

詳細解釋

歐洲 文藝複興時期的一種進步思潮。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提倡學術研究,以複興古代文明為口號,反對宗教束縛和經院哲學。在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發揮過積極作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人文主義是起源于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思想文化運動,其核心強調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理性、尊嚴與價值,主張通過教育、藝術和科學探索實現個體與社會的全面發展。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結合學術定義解析其内涵:

  1. 基本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人文主義指“以人為中心的思想體系,主張人的尊嚴、價值及自由發展,反對宗教神權對人的束縛”。這一概念源于拉丁語“humanitas”,指代通過人文學科(如文學、哲學、曆史)培養完整人格的教育理念。

  2. 核心觀點

    人文主義包含三重維度:(1)人性解放,提倡擺脫中世紀神學桎梏,如《中國大百科全書》所述“将人從宗教權威中解放,肯定現世生活的意義”;(2)理性至上,主張以科學觀察和邏輯推理探索世界,如但丁《神曲》與達芬奇科學研究體現的實證精神;(3)道德重建,倡導仁愛、寬容等世俗倫理,參考《西方哲學史》中伊拉斯谟對人性本善的論述。

  3. 曆史溯源

    商務印書館《世界文明史》指出,14世紀意大利詩人彼特拉克首次提出“人學”與“神學”對立概念,15世紀形成以佛羅倫薩為中心的學術運動,通過翻譯古希臘羅馬文獻重構古典文化中的“人性”價值體系。

  4. 現代意義

    當代中國語境下,人文主義延伸為“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觀。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強調,其内涵已拓展至對科技異化的反思、生态環境倫理構建等領域,成為現代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資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 2009.

: 羅素. 西方哲學史. 商務印書館, 1963.

: 威爾·杜蘭特. 世界文明史. 天地出版社, 2018.

: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哲學研究, 2023(4).

網絡擴展解釋

人文主義(Humanism)是文藝複興時期形成的核心思想體系,以人為中心,強調人類尊嚴、理性與現世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人文主義起源于14-16世紀的歐洲,是新興資産階級反對封建神權統治的思想武器。其核心主張包括:

  1. 以人為本:反對中世紀神學桎梏,主張人的價值高于宗教教條;
  2. 現世幸福:追求塵世歡樂,反對禁欲主義和來世觀念;
  3. 自由平等:提倡個性解放,打破封建等級制度。

二、曆史背景

三、核心主張

領域 具體内容
理性與科學 倡導通過科學探索和批判性思維認識世界,反對迷信盲從
教育與文化 重視古典文化研究,主張通過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社會倫理 主張寬容、反對暴力與歧視,強調人性尊嚴

四、影響與意義

  1. 推動文藝複興藝術、文學繁榮,如但丁《神曲》等作品體現人性光輝;
  2. 為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奠定思想基礎;
  3. 促進現代教育體系形成,強調人文與科學并重。

注:如需更完整的曆史人物或文獻案例,可參考、6、10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安車蒲輪百合花貝文摒棄不果布化參厠赤地赤電楚妃歎凡曹法社沸渭跗蕚載韡服務員感尉恭正孤島黑子侯爵黃串餅較量解分芥拾金幡金鼓連天緊行無善蹤酒光開獎考斥口歹冷鍋裡爆豆理楫魯魯冒冒絡緯雒陽生茫惚盲明盲目撚訣泥定撲罰鉗鎖取得屈莊日月相溶洞三穢塞耳駛動豕豪水酒四祭思憂邰封魏王瓠微音無名之樸武威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