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理楫的意思、理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理楫的解釋

亦作“ 理檝 ”。1.修理船槳。 南朝 梁 何遜 《劉孝綽太子洑落日望水》詩:“榜人夜理檝,櫂女闇成粧。” 唐 王勃 《深灣夜宿》詩:“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

(2).謂舉槳行舟。 宋 洪邁 《夷堅乙志·大孤山龍》:“篙工怖定,再理楫,覺其處非是,蓋逆流而上,在 大孤 之南四十裡矣,初未嘗覺也。” 宋 惠洪 《乾上人會餘長沙》詩:“千巖佳處可同遊,明日波晴當理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理楫是漢語中的一個古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理:
    • 本義為“治玉”(《說文解字》),引申為“整治、修治”。
    • 如《荀子·天論》載:“經緯陰陽,理剖萬物”,此處“理”指有條理地處理。
  2. 楫:
    • 指船槳。《說文解字·木部》:“楫,舟棹也。”
    • 如《詩經·衛風·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即以“楫”代指劃船工具。

組合義:“理楫”即整理船槳,指行船前整備船具的動作,引申為啟程前的準備工作。


二、文獻用例與引申義

  1. 本義:整治船具
    • 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理楫令舟人,振衣息路側”(《文選》卷二十七),描寫軍隊出征前整備船隻的場景。
  2. 引申義:啟程、出發
    • 古代詩文中常用“理楫”象征啟程遠行或準備行動。
    • 如清代朱彜尊《送馮編修雲骕提學山西》:“理楫渡汾水,鳴驺入晉陽”,以“理楫”暗喻啟程赴任。

三、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理楫:整治船槳。指準備行船。

  2. 《辭源》(修訂本):

    整理船具,泛指啟程。引王粲詩例證。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古詩文時,如:

“詩中‘理楫’二字,既寫實景,亦喻人生新程将啟。”(《古詩鑒賞辭典》)

注: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及經典文獻,原始文獻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文選》卷二十七、上海辭書出版社《古詩鑒賞辭典》。

網絡擴展解釋

“理楫”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ǐ jí,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修理船槳
    指對劃船工具進行維護或整理。例如唐代王勃《深灣夜宿》中“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砧”,以及南朝何遜的詩句“榜人夜理檝”,均描述了對船槳的修理或準備動作。

  2. 舉槳行舟
    引申為劃船啟程或行船的動作。如宋代洪邁《夷堅乙志》中“篙工怖定,再理楫”,以及張舜民的詩句“篙師暗理楫,宛轉到深處”,均指開始劃船或調整船隻方向。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的詳細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報年爆仗變法閉目塞耳珌佩蟬紋嗔妒塵伏珰珥耋壽鼎象獨體發射窗口飛奏鋒石風書紛綸福庇感疢公門跪坐行家話恍惑嬌懶焦墨裌衣家丈人朗奧老人零雰龍涎龍輿嫚戲茅塞枚子蒙園吏明間内當家迫降搶呼前魚青鸾窮韻企喻勸化柿餅石心鼠梨熟妙塗抹外加外星人望風響應霧鎖煙迷五義鄉裡夫妻先事獻屍小講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