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魏王瓠的意思、魏王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魏王瓠的解釋

喻大而無用之物。語本《莊子·逍遙遊》“ 魏王 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南朝 宋 謝靈運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空班 趙氏 璧,徒乖 魏王 瓠。”亦省作“ 魏瓠 ”。 唐 黃滔 《南海韋尚書啟》:“而 滔 器同 魏 瓠,凡若 莊 樗,握無蛇口之珍,額有魚身之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魏王瓠”是一個出自《莊子·逍遙遊》的典故,用于比喻看似宏大卻無實際用途的事物。以下是具體解釋:

1.典故來源

故事中,魏王贈予惠子大葫蘆種子,種出的葫蘆能容納五石(古代容量單位),但因體積過大且質地脆弱,無法用于盛水或制瓢,最終被毀棄。莊子借此說明:事物若不符合實際需求,即使規模宏大也毫無價值。

2.引申含義

3.文學引用

南朝謝靈運在詩中以“徒乖魏王瓠”自嘲懷才不遇;唐代黃滔則以“魏瓠”比喻未被重用的才能,可見該典故在古典文學中的影響。

4.結構與讀音

5.相關詞語

“魏王瓠”不僅是哲學寓言,更成為漢語中批判華而不實現象的經典表達。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莊子·逍遙遊》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魏王瓠》的意思

《魏王瓠》是一個成語,意為以身朝危,表現出主動投身危險中去的勇氣和膽識。

拆分部首和筆畫

《魏王瓠》的部首為瓜(瓜類植物),筆畫為17畫。

來源

《魏王瓠》出自南朝齊梁時期蕭統所著的《世說新語》一書中的故事。

繁體

《魏王瓠》在繁體字中為《魏王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字形有所不同,漢字“瓠”寫作“瓡”,整個成語則寫作“韋王瓡”。

例句

他為了拯救被困的人們,毫不猶豫地《魏王瓠》,沖向了火場。

組詞

魏王、王瓠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