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才幹。《三國志·魏志·徐邈傳》:“ 邈 同郡 韓觀 曼遊 ,有鑒識器幹,與 邈 齊名。”《舊唐書·李昭德傳》:“ 乾祐 雖強直有器幹,而昵於小人。” 宋 曾鞏 《節度使制》:“非文武器幹,望臨一時,朕所寵嘉,不在茲選。”
“器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詞性特征
通常作名詞使用,既可描述抽象的能力(如“器幹卓越”),也可指代具體的人物(如“國之器幹”)。
曆史用例
需注意該詞屬于書面化表達,日常交流中更常用“才幹”“能人”等替代。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舊唐書》等文獻( )。
《器幹》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用于盛放物品的容器的幹燥、幹淨的狀态。
《器幹》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10畫。
《器幹》一詞來源于兩個詞語的合成:《器》和《幹》。《器》指的是容器,用于盛放物品;《幹》指的是幹燥、幹淨的狀态。
《器幹》的繁體字為「器幹」。
在古代漢字中,經常使用異體字來書寫,所以“器幹”在古代有多種寫法,如「器澣」、「器乾」等。
1. 這個花瓶經過清洗,現在非常幹淨,可以稱為一個器幹。
2. 廚房裡的碗筷得經過晾幹後才能放進櫃子,保持器幹的狀态。
器械、器具、器具、器皿、容器、器物
幹淨、幹燥、整潔、清潔、潔淨
潮濕、髒亂、污濁、不幹淨、穢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