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境的意思、畫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境的解釋

[picturesque scene] 畫面或繪畫中的意境

畫境如詩

詳細解釋

(1).劃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铨賦》:“於是 荀況 《禮》《智》, 宋玉 《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為大國。”《明史·職官志三》:“凡京城内外各畫境而分領之。境内有遊民、姦民則逮治。” 清 馮班 《鈍吟雜錄·古今樂府論》:“古詩皆樂也……自後世文士或不閑樂律,言志之文,乃有不可施於樂者,故詩與樂畫境。”

(2).繪畫中的意境。《四庫全書總目·别集二二·石田詩選》:“ 周 以畫名一代,詩非其所留意,又晚年畫境彌高,頽然天放。” 清 黃景仁 《集吳香亭太常齋見所藏孫雪居董香光書畫合冊作歌》:“人言詩妙畫難盡,我言是詩皆畫境。” 清 安岐 《墨緣彙觀錄·名畫上·煙江疊嶂圖卷》:“ 鳳洲 跋謂歌辭與畫境小牴牾者,蓋因圖中乏煙雲變滅,不當為煙江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境”一詞包含兩層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繪畫或畫面中的意境(現代常用義)

    • 指繪畫作品或自然風景所呈現的優美境界,強調藝術性與和諧感。例如:“風景如入畫境”形容景色如畫般美妙。
    • 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中,常通過山水、建築等元素的布局,模拟山水畫的意境,創造“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視覺效果。
  2. 劃界、分疆(古義)

    • 古代文獻中用于表示劃分地域界限,如《文心雕龍》提到“與詩畫境”,指賦體文學與詩歌分界;《明史》中記載“各畫境而分領之”,指劃分治理區域。

二、用法與示例

三、延伸關聯


提示:現代語境下多指第一種含義,第二種古義需結合曆史文獻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心雕龍》《明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境

畫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包括“畫”和“境”兩個字。畫境是指通過繪畫藝術所描繪的景色或場景,也可指繪畫作品所呈現出來的環境、氛圍。

下面是畫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畫:部首為“田”,總筆畫數為8。

境:部首為“土”,總筆畫數為15。

畫境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早在古代便開始有人用筆記錄、描繪景色。通過畫境,藝術家可以将自己所看到的美景或思想表達出來,這種形式可以喚起人們的共鳴和情感。

在繁體字中,畫境的寫法相同,依舊保持“畫”和“境”兩個字的組合。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些許不同。而畫境這個詞在古代寫作“畫境”,依舊保持了現代的發音和意思。

以下是畫境的例句:

1. 他用繪畫展現了藍天白雲的畫境。

2. 這幅畫境宛如置身于童話世界。

組詞:畫作、畫家、境界

近義詞:畫景、畫意、景色

反義詞:真實、現實、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