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大的房屋。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行于大道》:“豐屋榮觀,大戶高門,飾以奇怪,加以采文。” 唐 王維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頌》序:“靈衣且為煨燼,豐屋将為茂草。” 元 王逢 《留姚泳元鳢山居題其所性齋》詩:“豐屋晝闞鬼,重城暮號狸。”參見“ 豐屋之戒 ”。
“豐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高大的房屋,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豐”(形容富足、盛大)和“屋”(房屋)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宏偉的屋舍”。例如唐代王維在《京兆尹張公德政碑頌》中提到“豐屋将為茂草”,即以“豐屋”代指顯赫建築。
引申内涵
古代文獻中,“豐屋”常與“榮觀”“高門”等詞并用,暗含對奢華建築的描述,甚至隱含警示意義(如“豐屋之戒”,提醒過度追求華屋可能招緻災禍)。
使用場景
多用于詩文或曆史文本,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例如漢代嚴遵《道德指歸論》中“豐屋榮觀,大戶高門”一句,即通過建築規模反映社會地位。
提示:若需更多古代建築相關詞彙的考證,可參考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或《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