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鰲 ”。 1.神話中海中金色巨龜。 唐 王建 《宮詞》之一:“ 蓬萊 正殿壓金鼇,紅日初生碧海濤。” 宋 柳永 《巫山一段雲》詞:“幾回山腳弄雲濤,彷彿見金鼇。”一說,巨鼈。見《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 王逸 注。
(2).比喻地位高貴者。 明 方孔炤 《蒼天》詩:“ 萬歲山 折蒼天崩,金鰲社鼠同一坑。”
(3).比喻臨水山丘。 宋 陸遊 《平雲亭》詩:“滿榼芳醪何處傾?金鼇背上得同行。” 元 張可久 《湘妃怨·德清觀梅》曲:“一去 孤山 路,重來 何水曹 ,醉上金鼇。”《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憶南都之石黛。”
(4).山名。在 浙江省 臨海市 東南一百二十裡海中。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 高宗 泛海泊此。後 文天祥 隨少主航海,亦駐泊于此。 清 黃宗羲 《黃季真先生墓志銘》:“粵稽 建炎 ,狩于 金鰲 。”
“金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具體如下:
靈獸形象
金鳌被視為神話中的祥瑞靈獸,形态為“龍頭龜身麒麟尾”,象征至高地位與祥瑞。它常與“獨占鳌頭”等成語關聯,比喻領先或擁有至高榮耀。
典故:如“龍伯釣鳌”形容非凡事業,“伏鳌者勝,得鳌者賢”體現其尊貴性。
金色巨龜
在唐代詩詞中,金鳌被描述為海中金色巨龜或巨鼈,如王建《宮詞》提到“蓬萊正殿壓金鳌”。
在傳統語境中,“金”代表財富與權力,“鳌”象征超越與祥瑞,組合後常用于祈福、贊頌或命名,如牌坊題詞或吉祥物設計。
“金鳌”含義豐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或地理詳情,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實地考察。
金鳌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金和鳌。金指的是黃金,代表財富和珍貴;鳌是一種神獸,形似龍而大如山,金鱗閃閃,狀貌威嚴。因此,金鳌這個詞代表着權力和財富的象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金(钅)是金屬部首,有8畫;鳌(鳥)是鳥部首,有18畫。
來源:金鳌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篇中,用來形容龍的一種。後來,金鳌逐漸演化成象征權力和財富的神獸。在曆史上,金鳌曾被用來形容權貴人物或大富豪。
繁體:金鳌的繁體寫法是「金鰲」。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鳌」這個字的寫法有些不同。如在《莊子•秋水》中,它的寫法是「鰲」。
1. 他在政治圈中是一隻金鳌,擁有巨大的權力和財富。
2. 這家公司的老闆是一個金鳌,他的財富超過了整個城市的大部分人。
1. 金玉滿堂:形容財富豐厚,充滿富貴。
2. 金碧輝煌:形容建築華麗富麗,金色與玉色輝映。
3. 金光閃閃:形容貴重物品散發出的明亮光芒。
1. 富貴:指擁有豐富的財富和高尚的地位。
2. 財富:指擁有的財産、金錢或價值。
3.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象征着權勢和尊貴。
1. 貧窮:指物質上缺乏財富。
2. 平凡:指普通平庸,不具備特殊的權力和財富。
3. 鳥雀:與神獸鳌相反,指小型鳥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