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絡的意思、馬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絡的解釋

拴馬的繩。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空中婦人》:“見空中一婦人,乘白馬華袿素帬;一小奴牽馬絡,自北而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絡”是漢語中具有明确指代功能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解析:

一、字詞本義 “馬絡”由“馬”與“絡”構成會意結構。《漢語大詞典》指出,“絡”在甲骨文中象形為網狀物覆蓋于物體表面,引申為纏繞、捆縛之意。兩字組合特指“套于馬首的網狀控具”,即用于固定馬匹口銜與缰繩的器具,與“馬籠頭”構成近義詞。《說文解字注》強調其材質早期多用皮革編織,後期出現銅飾與織物混編形制。

二、器具功能 據《中國古代馬具研究》記載,馬絡包含“額帶”“鼻帶”“咽帶”三部分結構,通過調節帶扣松緊實現控馬(中華書局,2018)。《辭海》補充說明其兼具實用與裝飾功能,貴族馬絡常鑲嵌玉飾或鎏金銅泡,如陝西秦公大墓出土文物即存戰國時期錯金銀馬絡實物。

三、詞義衍生 在方言使用中,“馬絡”可延伸指代整套馭馬器具,如《晉方言考》收錄山西平遙地區“絡子”即包含絡頭與缰繩的組合體(商務印書館,2005)。《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同時标注該詞存在“束縛”的比喻義,如“給野馬套絡”喻指約束放任行為。

網絡擴展解釋

“馬絡”是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拴馬的繩,用于控制馬匹的缰繩或繩索。例如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談》中描述“一小奴牽馬絡,自北而南”,即用此意。


二、文學與曆史用例

  1. 宋代詩詞
    毛滂《滿庭芳》中“馬絡青絲”描繪了以青絲裝飾馬絡的場景;陳造“馬絡頭”暗喻對功名的追求。
  2. 元代作品
    薩都剌《江南樂》用“門前畫船如畫閣”與“馬絡”形成市井生活的對比。
  3. 明代詩文
    李攀龍以“車馬絡繹”形容權貴往來頻繁的場面。

三、其他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詩詞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池北偶談》或宋代詩詞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兵制鸱張鼠伏次丁單绡到得大鐘德興市跌千金恩客非分肥潤風馳電騁縫刺浮靡苟利子光弼歸束杭綢好端端耗費華編渾雄簡序節衣素食節用劑料進質居蓄開例燎煙裡程碑裡籍李唐隆眄緑肥紅瘦米囊花闵兇磨磚作鏡眤眤拗曲作直評説品級山強文浉醋鳅溟劬顇人去樓空商監霜衣瑣瑣肅慎之矢淘古井頽陋推贊頑才忘漂麥文貍嫌責洗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