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刁滑的差役。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庶政·額外雜辨》:“故經管諸人,因之轉售分肥,是則奸書猾役于行文之始,早已籌及于此也。”
“猾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指刁滑的差役,特指利用職權欺壓、剝削他人的官吏或公職人員。該詞由“猾”(狡猾、奸詐)與“役”(差役、職務)組合而成,強調利用職務之便實施不正當行為。
構詞特點
曆史用例
該詞多見于清代文獻,例如《福惠全書》提到奸吏與猾役勾結,通過文書操作侵占財物,反映古代官場腐敗現象。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案例或具體文獻引用,可參考《福惠全書》等清代官場紀實資料。
猾役(huá y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行騙、欺騙。這個詞可以拆解成兩個部首和十個筆畫。其中,猾的部首是犬,犬意為狗,猾的筆畫數為7;役的部首是彳,彳意為行走,役的筆畫數為3。
猾役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确切确定,但在古代文獻中,可以找到一些類似的含義。在《左傳·僖公十四年》中,有“猾夫安行乎爾?”的記載,意為怎麼能容忍行騙之人。至于繁體字的形式,猾役在繁體中保持不變,仍然寫作「猾役」。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猾役的寫法也有所變化。例如,在《說文解字》中,猾役的寫法是「䧟†」,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1. 他通過狡猾的手段欺騙了很多人。
2. 遇到猾役的人要************,不要上當受騙。
組詞:猾計、猾詐、猾狡、猾謀、猾盜
近義詞:狡詐、狡黠、狡猾、欺詐、詭計
反義詞:誠實、正直、坦誠、真誠、守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