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意的意思、竦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意的解釋

謂集中注意力。《文選·東方朔<非有先生論>》:“ 吳王 曰:‘可以談矣,寡人将竦意而覽焉。’” 張銑 注:“竦,正也。”《北史·崔宏傳》:“天師 寇謙之 每與 浩 言,聞其論古興亡之迹,常自夜達旦;竦意斂容,深美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竦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由“竦”與“意”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肅然起敬、恭敬專注的心理狀态或态度。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竦(sǒng)

    《說文解字·立部》釋為:“竦,敬也,從立從束,束自申也。”其本義為恭敬肅立,引申為敬畏、肅然之意。例如《漢書·東方朔傳》載:“不拜竦栗”,即形容因敬畏而戰栗之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卷七,第987頁。

  2. 意(yì)

    《說文解字·心部》稱:“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指心思、念頭或内在情感。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892頁。

二、詞義闡釋

“竦意”作為複合詞,強調内心因敬畏、莊重之事而産生的專注與肅穆。例如:

三、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描述莊重場合中的心理狀态,如祭祀、谏言、聽訓等:

“君臣竦意,莫敢輕議。” ——《三國志·魏書》

來源:《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卷十二注引。


四、同義詞辨析

“竦意”是古漢語中表達因敬畏而心神肅穆、專注以對的複合詞,承載傳統禮制文化中的精神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竦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用于現代漢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釋義

“竦意”指集中注意力或振作精神,強調以恭敬、專注的态度對待事物。其中:

二、古籍出處與用法

該詞可見于《漢書·東方朔傳》中吳王的對話:“可以談矣,寡人将竦意而覽焉。” 此處的“竦意”描繪了吳王準備專注傾聽的姿态,結合動作(竦立)與心理(集中精神),體現古代語境中對禮儀與專注的雙重要求。

三、結構解析

從構詞法看,“竦意”屬于動賓結構:

四、近義詞與關聯表達

類似詞彙包括:


以上分析綜合了古籍釋義及現代詞典考據,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漢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迷迷悲染絲便檝不怪漕糧蟾魄蟬蛻酬魏顆船隻甸甸點鬼簿堕負多應根毛光陰鼓脹畫龍點晴建卯月解放區颉臯畟奸金蓮金鄰錦體進言菫斟罽帳侃侃冷意立政立主龍唇鸾歌娈婉馬牛風沒關系免刑密達名正言順目眚女屍蟠繞平頭筍瞧看七寶羹乞祠清芬屈法麴酒上端逝止書脊送饋螳螂拒轍桃來李答體察瓦匠險象環生銜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