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政的意思、立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政的解釋

(1).謂建立長官。《書·立政》:“國則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言國家建立長官,毋或用憸人也。”

(2).确立為政之道。 漢 揚雄 《法言·先知》:“或問何以治國?曰立政。”《後漢書·黨锢傳·李膺》:“夫立政之要,記功忘失。”

(3).莅政;臨政。立,通“ 涖 ”。《史記·範雎蔡澤列傳》:“臣聞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賞。” 司馬貞 索隱:“《戰國策》‘立’作‘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立政”一詞在漢語中具有特定的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1. 本義:設立長官;建立官制

    • 釋義: 指确立官職、設立主管政務的官員或機構。這是“立政”最核心的古義。
    • 典籍依據:
      • 《尚書·周書》中有《立政》篇,記載了周公告誡成王關于設立官長、任用官員的原則和方法。如:“繼自今我其立政。立事、準人、牧夫。” (大意:從今以後我們要設立官長。設立主持政務的官員、掌管刑法的官員、管理臣民的官員。)
      • 《管子·牧民》:“天下不患無臣,患無君以使之;不患無財,患無人以分之。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無私者可立以為政。” 這裡的“立以為政”指設立為執政者。
  2. 引申義:建立、确立政治制度或方針

    • 釋義: 由設立官職引申為确立國家政治的根本制度、原則或重大方針政策。
    • 現代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立政”一詞較少單獨使用,其含義多融入“為政”、“施政”、“執政”等詞彙中,或出現在特定語境下指确立根本性的政治原則或制度。例如,“立政之本”指建立政治的根本原則。

“立政”的核心含義源于古代政治實踐,主要指設立官職、長官,進而引申為确立國家政治的根本制度或方針。其古典意蘊深厚,尤其在《尚書·立政》篇中得到了集中體現。在現代語境下,其獨立使用頻率不高,但理解其本源對于把握相關政治詞彙和曆史文獻至關重要。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立政”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解釋:

1.建立長官

指設立或任命官員,強調國家治理中選人任官的重要性。

2.确立為政之道

指制定治國原則或政治制度,強調施政的根本理念。

3.莅政;臨政

通假“莅”字,意為親自處理政務或執掌政權。


擴展與應用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史書及詩詞中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歌暗黪安份守己黯冉白桵班示碧筩杯百色市不當人采香徑柴颍長鳴綢綢達姆彈雕勦防守肥胡豐蠲風曉佛說附抄甘澤顧成回驟禁律錦幄局天蹐地剀切郎台老梆子梁父吟鍊砂辘轳劍羅禁馬頰黴頭眠音甯日耦國漚苎片劄怯場七戎遒壯山兒山伐尚且芟正審判實語松風曲台階湯瓶傝茸卍果誤犯遐風纖曲顯飾闟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