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點鬼簿的意思、點鬼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點鬼簿的解釋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六:“時 楊 ( 楊炯 )之為文,好以古人姓名連用,如‘ 張平子 之略談, 陸士衡 之所記’,‘ 潘安仁 宜其陋矣, 仲長統 何足知之’。號為點鬼簿。”後用“點鬼簿”譏刺詩文的濫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實。 明 楊慎 《升庵詩話·晚唐兩詩派》:“又忌用事,謂之點鬼簿,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 清 王夫之 等《師友詩傳錄》:“若無性情而侈言學問,則昔人有譏點鬼簿、獺祭魚者矣。”亦省作“ 點鬼 ”。 清 錢謙益 《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句》之十:“石言雁字并紛如,點鬼窮時又祭魚。”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否則才誇八鬥,胸號五車,為文僅稱點鬼之談,著書惟供覆瓿之用,雖多亦奚以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點鬼簿”是一個古代文學批評術語,主要用于譏諷詩文濫用古人姓名或堆砌典故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張鷟的《朝野佥載》卷六,記載初唐詩人楊炯(“初唐四傑”之一)的寫作特點:他常在文中頻繁使用古人姓名,如“張平子(張衡)之略談”“陸士衡(陸機)之所記”等,被戲稱為“點鬼簿”。

2.本義與用法

3.演變與延伸

4.相關簡寫

該詞亦省作“點鬼”,如清代文獻中可見“點鬼之談”等表述,含義與“點鬼簿”一緻。

“點鬼簿”反映了古代文人對創作中形式主義傾向的批判,強調詩文應注重内容而非單純堆砌曆史人物或典故。其核心在于倡導文學表達的簡潔與創新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點鬼簿這個詞在漢語中的意思是一本記載靈異事件或鬼怪故事的書籍。現在我們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根據組成這個詞的字,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有“點”、“鬼”和“簿”三個字。其中,“點”的部首是“⺩”,它的筆畫數是2;“鬼”的部首是“鬼”,它的筆畫數是10;“簿”的部首是“⺮”,它的筆畫數是11。 點鬼簿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确定,因為它是一個較為常見的漢字組合,沒有特定的典故或故事與之相關聯。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一些差别。雖然點鬼簿這個詞目前的寫法并未有太大變化,但是在古代的寫法中可能會有某些差異。由于目前沒有找到該詞的古代寫法記錄,因此無法提供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 以下是一個關于點鬼簿的例句:他打開點鬼簿,開始讀起了一段吓人的靈異故事。 有一些和點鬼簿相關的詞彙,比如靈書、靈異記載等。 目前我們所了解的點鬼簿沒有近義詞或反義詞。它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詞彙,沒有太多相似或相反含義的詞彙與之對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