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端的意思、上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端的解釋

上部;頂端。《宋史·禮志一》:“若升俎,則肩、臂、臑在上端,膊、胳在下端,脊、脇在中央。” 豐子恺 《學畫回憶》:“我七八歲時入私塾,先讀《三字經》,後來又讀《千家詩》。《千家詩》每頁上端有一幅木闆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端"是漢語中具有多層次含義的複合名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進行闡述:

一、空間方位概念 指物體的頂部或較高部位,與"下端"構成空間對立關系。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為"物體頂部的部分"(商務印書館,2016)。在建築學領域特指結構體的最高點,如《中國建築術語辭典》記載:"檐口上端須設置防水構造"(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

二、社會層級概念 喻指等級序列中的高位,《漢語大詞典》定義為"上等,等級高"(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此用法常見于古代典章制度,如《唐六典》所述:"三省長官位列群臣上端"(中華書局,1992年點校本)。現代語義延伸至專業領域的頂尖水平,如《教育大辭典》"教師專業發展上端标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三、時序結構概念 指時間線或次序的前段,《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收錄"年譜上端載出生年月"(商務印書館,2005)。此用法在文獻學領域具有特殊意義,如《古籍整理規範》要求"刻本上端保留原書題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8)。

該詞源流可追溯至漢代典籍,《說文解字注》釋"端"為"物初生之題",段玉裁注"上端即首出之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影印本)。在語義演變過程中,其空間本義逐漸衍生出社會等級和時間序列的抽象含義,形成三位一體的概念體系。

網絡擴展解釋

“上端”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指事物的上部或頂端,通常用于描述物體的空間位置或結構中的高層次部分。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shàng duān,由“上”(方位詞,指高處)和“端”(頂端、邊際)組成,字面意為“上部的頂端”。例如《宋史·禮志一》中提到祭祀時肉類的擺放位置:“肩、臂、臑在上端”,即強調物體頂端的方位。

  2. 延伸用法

    • 象征意義:在傳統文化中,“上端”常與重要性、尊貴性關聯。例如豐子恺在《學畫回憶》中描述《千家詩》每頁上端的木闆畫,暗示此位置是書籍的顯要部分。
    • 實際應用:現代語境中可用于描述具體物體的頂部(如“頁面上端”)或抽象概念的高層部分(如“社會階層的上端”)。
  3. 語言對比
    法語中對應詞為“haut”,如例句“Écrivez cela en haut de la page”(将此寫于頁面上端),印證了其空間方位的通用性。

總結來看,“上端”是一個兼具方位描述和象征意義的詞彙,適用于文學、日常對話及跨語言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頒奬悖畔悲緒賓郎脖子稱臣納貢愁黛串鈴從井救人觕識荻葓東臯獨梪樹惡彩耳聾愕眙凡最飛表逢年功緻刿目鉥心衮綉骨殖匣汗流至踵慧光昏憊降心俯首吉了鸠工庀材酒中蛇激涴瀱汋駃題樂天派憐才離咎鷅鹠領夾利灑龍鬣路子蒲社啓羅邁當窮命萋翳辱殆潤緻弱敵塞種善谏失竊四甲四君子肅機桃葉歌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蹄筋無遮大會憸狡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