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牛風的意思、馬牛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牛風的解釋

(1).馬牛奔逸。語出《書·費誓》:“馬牛其風。” 蔡沉 集傳:“馬牛風逸。” 宋 蘇轍 《汝南示三子》詩:“飲食粗便魚稻足,音塵不隔馬牛風。” 明 孫仁孺 《東郭記·戰必勝》:“ 齊 人煞誕,馬牛風不及邊關,無端侵越我江山。” 清 周亮工 《送季介庵呂素岩北還》詩:“雪裡難尋鴻雁跡,塵中誰辨馬牛風。”

(2).無關系,不相幹。 宋 楊萬裡 《謝張子儀尚書寄天雄附子百果十包》詩:“今古交情市道同,轉頭立地馬牛風。” 元 關漢卿 《謝天香》第三折:“色緣有深意,誰謂馬牛風?” 清 王韬 《臆譚·簡輔》:“今相臣之去就廢置,若無預乎草野之休戚,并不繫乎朝廷之重輕,在民若馬牛風,在朝若九牛毛。”參見“ 風馬牛不相及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馬牛風”實為漢語成語“風馬牛不相及”的節縮表達,其核心語義源自《左傳·僖公四年》記載的典故。該詞具備三層釋義梯度:

一、字源本義 原指發情期的馬牛因物種差異無法交配。《漢語大詞典》引《左傳》注疏:“牛馬牝牡相誘曰風”,古人以“風”特指動物雌雄相誘的生理現象。《十三經注疏》闡釋:“馬牛之風佚,因牝牡相誘而逐”,強調不同物種間本能的排斥性。

二、引申義項

  1. 地理隔絕說:據《古文觀止》解讀,齊國使者以“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的南北地理懸殊,比喻兩國事務如馬牛發情互不侵擾,突顯空間距離造成的關聯斷裂。
  2. 邏輯關聯說:《古代漢語詞典》收錄該詞作“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幹”,如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載:“詩文之道,與考據之學,風馬牛不相及也”,強調不同領域間的本質差異。

三、現代語義 《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将其定義為“比喻彼此完全無關的事物”,常見于政論及學術論述,如錢鐘書《管錐編》運用此典批駁牽強附會的學術比附。現代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特别指出,該成語的使用需嚴格遵循“事物屬性根本不同”的前提條件。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網絡擴展解釋

“馬牛風”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解釋及來源可綜合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原指“馬牛奔逸”
    源自《尚書·費誓》中的“馬牛其風”,原意為馬牛因受風而奔跑散逸。此處的“風”指動物因發情而奔走,後引申為牲畜失控的狀态。

  2. 引申為“不相幹、無關聯”
    後與《左傳·僖公四年》中“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融合,比喻事物之間毫無關聯或互不幹涉。例如宋代蘇轍的詩句“音塵不隔馬牛風”,即用此意。


二、文學應用

在曆代文學作品中,“馬牛風”常被用作比喻或典故:


三、辨析與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原文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尚書》《左傳》及上述詩人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安福國會報罷本州比肩疊迹谄附村學大辇刀鬥雕談東手接來西手去陡頓發梁福威幹将莫邪革序弓影杯蛇溝眼貴厚號炮河門厚誼毀讟兼歲嶻嵯記錄片雞犬不甯極惡不赦檻獸空暇口水昆侖奴蛞蝼浪說連頭帶腦裡正攣胊攀緣白珠樹配匹醅酎七寶辇青烏術秋鞘球杖踢弄繞指人驗日惕三方五氏珊鈎石鼓書院詩毫收編司旦素波速溶跳天唆地偷息托公報私王門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