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語mètre的音譯。或譯為“米突”。即米。公制長度的主單位。
密達在漢語詞典中有以下兩種主要釋義:
釋義:
“密達”是法語“mètre”(米)的音譯舊稱,20世紀初期曾作為國際長度單位“米”的漢語譯名使用,後逐漸被“米”取代。
來源: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10卷,第112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辭海》(第七版)“計量單位”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
釋義:
在當代網絡語言中,“密達”作為“親愛的”(源自英語“darling”或“my dear”)的諧音變體,多用于親密關系的調侃或昵稱,常見于社交媒體及青年群體口語。
來源: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網絡語言發展趨勢報告(2023)》;《人民日報》社會文化版《網絡用語規範化探讨》(2024年1月)。
綜上,“密達”兼具曆史術語與當代俚語雙重屬性,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密達”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分别源于不同語境的演變:
1. 法語長度單位音譯(主要含義)
該詞是法語“mètre”的音譯,早期被翻譯為“米突”,現簡化為“米”,是國際公制長度的基本單位。
這一用法在漢語中屬于曆史性譯法,現代已較少使用。例如文獻中提到的“公制長度的主單位”即對應現代1米($1 text{m}$)的定義。
2. 朝鮮語語氣助詞(網絡語境延伸)
在韓語中,“-습니다/-ㅂ니다”是陳述句的敬語後綴,音譯為“思密達”或“密達”。例如“감사합니다”(謝謝)被音譯為“康撒密達”。需注意: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的混淆可能源于發音相似性。若涉及專業領域(如計量單位),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涉及網絡用語,則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保栖啵噜不消參官乘軒鶴窗格蹙蓄打鼾電鎬電讨刁風地棱地下修文短指鵝兒腸遏郁翻箱倒箧風景線蛤蜊粉古文字學鶴林玉露河鲀合營化裁儉貧賤室靖節就地局陳揆量來谕狸步臨本龍刀昧瞀密戚默換潛移幕天席地女床鋪堂器材色天聲張神俊神相始冠勢人收羅霜烏舒展速度滑冰枱燈沓來麕至橦竿土主纨褲子弟婉奕夏安居消黯小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