娈婉的意思、娈婉的詳細解釋
娈婉的解釋
美好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單舟採菱,或疊舸折芰。”參見“ 婉孌 ”。
詞語分解
- 娈的解釋 娈 (孌) á 美好:娈女。娈童。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 婉的解釋 婉 ǎ 和順,(說話)曲折含蓄:婉順。婉轉(僴 )(亦作“宛轉”)。委婉。婉辭。 美好,柔美:婉麗。婉約。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娈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用于形容女子姿态美好、溫順柔美。其含義可以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分别解析,并結合古籍用例來理解:
-
基本釋義:
- 娈 (luán): 本義為美好、相貌秀麗。《說文解字·女部》:“娈,慕也。從女,䜌聲。”段玉裁注:“娈,美好也。”常用于形容年輕美好的樣子,如“娈童”原指美少年(後詞義演變)。
- 婉 (wǎn): 本義為順從、溫順。《說文解字·女部》:“婉,順也。從女,宛聲。”引申為美好、委婉、柔美。如“婉約”、“婉轉”。
- 合義: “娈婉”結合兩字之義,指女子容貌姣好秀麗,性情溫順柔美,姿态優雅動人。是一個典型的褒義詞,用于贊美女性。
-
古籍中的體現與用法:
- 雖然“娈婉”作為一個固定雙音節詞在古代文獻中不算極其常見,但“娈”與“婉”分别或組合形容女性之美在詩詞歌賦中時有體現。其意境常與“窈窕”、“婵娟”、“婀娜”等詞相近,描繪一種含蓄、柔順、令人賞心悅目的女性美。
- 例如,在描寫女子或愛情主題的古典詩詞中,可能會用到類似“娈姿婉态”或分别用“娈”、“婉”來形容女子的不同方面之美。如《詩經·邶風·靜女》中“靜女其娈”、《詩經·鄭風·野有蔓草》中“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雖未直接組合,但意境相通。
-
現代理解與使用提示:
- “娈婉”在現代漢語中已屬生僻詞,幾乎不再用于日常口語或現代文學創作。
- 理解該詞需置于古代文化語境中,它承載了傳統審美中對女性外貌(秀麗)與内在氣質(溫順)的雙重要求。
- 使用時需注意其時代性和特定的褒義色彩。
來源參考:
- 釋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4卷第1085頁對“娈”字的解釋及“婉”字的解釋綜合得出。
- 字形與字源分析參考《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本)及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 古籍用例與意境參考《詩經》(中華書局,2015年點校本)相關篇目及古代文學中對女性描寫的常見意象。具體語境可查閱《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2版)第1002頁“娈”字條及第1535頁“婉”字條的相關書證。
網絡擴展解釋
“娈婉”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
基本詞義
拼音為luán wǎn,意為“美好貌”,即形容人或事物美好的樣子。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
-
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滱水》:“至若娈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單舟采菱,或疊舸折芰。”。此句描繪了少年兒童采菱折芰的優美場景,用“娈婉”形容其天真美好的姿态。
-
與“婉娈”的關系
該詞與“婉娈”互為異形詞,兩者含義相通,均表示柔美、溫順之意。例如《詩經·曹風》中“婉兮娈兮”的用法,進一步佐證了這一關聯。
-
相關詞語擴展
含“婉”的常見詞彙如“溫婉可人”“婉轉”“婉約”等,均與柔和、優美相關。
-
使用注意
需注意語境適配性。由于“娈”字在曆史演變中衍生出其他含義,現代使用時應避免歧義,優先選擇更通用的近義詞(如“俊美”“秀麗”)替代。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用例及權威辭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水經注》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放奧雅班謝保中奔波鞭筴币號鼻犀怖駭不在意操江鬥拔肥打豐城獄敷時福壽雙全腹心疾韓信橫僿不文鴻範環靶黃膏昏瞶講物簡快芥舟冀缺駒窗電逝抗澇亢滿客田斂聲匿迹唳嘹吏屬留剩籠爐輪運缪紊劘剝難義乾元凄風苦雨棋跱認賊作父三人月手戟手忙腳亂説内思想松柏之志松淚宋文騰逸通精忘言萬羊穩步饷酬相希仙人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