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解放區的意思、解放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解放區的解釋

[liberated area] 指一國之中建立了革命政權的地區

詳細解釋

推翻了反動統治、建立人民政權的地區。特指抗 日 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中國共6*6*黨領導的軍隊從敵僞統治和國6*6*黨反動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地區。 劉6*6*《<論黨>引言》:“我們的黨以及我們黨所領導的 中國 解放區和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現在已經成為全國抗 日 救國的重心。” 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詩:“請看解放區,人足家自給。”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解放區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解放區是漢語中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複合名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詞義結構 該詞由"解放"與"區"構成聯合式結構。"解放"指解除束縛獲得自由發展,《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其為"解除壓迫,得到自由或發展";"區"表示地理範圍。組合後特指特定曆史階段由革命力量控制的區域。

二、曆史指代 在中國近現代史語境中,特指中國共産黨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1927-1937)至解放戰争時期(1946-1949)建立的政權轄區。據《中國近代史綱要》記載,1937年後建立的18個主要解放區覆蓋全國19個省,面積達95萬平方公裡。典型代表包括陝甘甯、晉察冀等解放區。

三、社會形态 作為特殊行政區域,解放區推行區别于國統區的社會制度。根據《解放區土地改革文獻彙編》,這些區域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權,開展掃盲運動和婦女解放工作,形成新型社會治理體系。

該詞彙在當代使用中具有雙重屬性:既作為曆史術語指代特定時期的革命根據地,也在比喻語境中引申為突破舊體制束縛的創新試驗區。

網絡擴展解釋

“解放區”是中國近現代曆史中的特定概念,具有以下核心含義及擴展解釋:

一、基本定義

解放區指推翻反動統治後建立人民政權的地區,特指抗日戰争時期(1937-1945)和解放戰争時期(1946-1949),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軍隊從敵僞或國民黨統治下解放的區域。例如,抗戰時期的陝甘甯、晉察冀等19個解放區,以及解放戰争時期的中原、東北等擴展區域。

二、曆史背景與特點

  1. 抗日戰争時期
    解放區多為敵後抗日根據地,如陝甘甯邊區,既是抗戰前線,也是實施土地改革、發展經濟的試驗區。

  2. 解放戰争時期
    解放區範圍迅速擴大,成為戰略反攻的基地。通過土地改革、生産運動等措施鞏固政權,最終發展為新中國雛形。

三、與其他概念的區别

四、現代延伸

“解放區”一詞現也用于行政區劃名稱,如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現代行政單位),需注意與曆史概念區分。

五、曆史意義

解放區為新中國建立奠定基礎,其政策實踐(如民主政權建設、土地改革)為全國解放後治理提供經驗。

别人正在浏覽...

艾窩窩茇舍奔轶逼急筆力必要勞動層泉持衡擁璇凋固碉磡地脈遁俗方巾犯壘凡偶近器伏锧趕圩耕器廣陵歸趣汩汲裹餱過索寒銅橫吹合勢洪圖後天僭豎金蘭譜幾政倦憩克敦昆侖山廉訪使隆化露紅渺邈鳴鑰末議佩珰配電憑肩平隰乾啞僑劄青雘散叛發铩羽涸鱗設端石花世界貿易組織絲發松燈睃拉同心鳥危構瘟将軍巷泣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