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經霜的樹木。 唐 白居易 《冬日平泉路晚歸》詩:“山路難行日易斜,煙村霜樹欲栖鴉。” 宋 劉過 《滿江紅·壽》詞:“霜樹啼鴉,梅欲放,小春清曉。”
(2).特指楓樹。 元 馬祖常 《出都》詩:“沙鷗終自白,霜樹忽然紅。”
“霜樹”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經霜的樹木
指秋冬季節被霜覆蓋的樹木,常用來描繪蕭瑟或清冷的自然景象。例如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歸》中“煙村霜樹欲栖鴉”,即以“霜樹”渲染冬日暮色。
特指楓樹
因楓葉經霜後變紅,成為秋季典型意象,故“霜樹”也用于代指楓樹。如元代馬祖常《出都》中“霜樹忽然紅”,便是以“霜樹”形容紅楓。
“霜樹”既是自然現象的客觀描述,也是傳統文化中的詩意符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雙關意蘊。
霜樹是一個常用的詞彙,指的是在寒冷的季節裡,樹木上被霜覆蓋的景象。霜指的是冬季天氣中出現的結冰現象,而樹則代表了植物界中生命力頑強的生物體。
霜(部首: 雨,總筆畫: 11)樹(部首: 木,總筆畫: 8)
《霜樹》這個詞來源于漢語,形容樹木在寒冷季節受霜覆蓋的具體景象。
《霜樹》
在古時候,霜樹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使用「霜葉」來表示,其中的「葉」表示樹葉。
1. 冬天的早晨,我經過院子,看到霜樹上閃爍着銀白的光芒。
2. 小溪旁邊的楓樹上結滿了晶瑩的霜樹,美得如詩如畫。
霜雪、霜凍、霜花、樹林、樹木、枯樹
冰樹、霜凍樹
綠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