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火州 ”。1.傳說 南海 古地名。《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西域重譯獻火浣布” 裴松之 注引 漢 楊孚 《異物志》:“ 斯調國 有 火州 ,在 南海 中。其上有野火,春夏自生,秋冬自死。”一本作“ 火洲 ”。
(2).泛指南方炎熱地方。 唐 沉佺期 《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詩:“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3).古地名。 漢 時為 高昌壁 , 唐 時為 高昌縣 , 宋 元 時為 高昌回鹘 國都。 ********* 所得突厥文寫本作Qoco,其地即今 新疆維6*吾爾自治區 *********市 之 哈剌 和卓 城(Karakhoja)。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火洲漢語 快速查詢。
“火洲”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綜合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幾類:
1. 指新疆吐魯番盆地
因氣候極端炎熱得名,被稱為“火洲”。
1. 南海古地名
傳說中南海有“火洲”,《異物志》記載此地“春夏自燃,秋冬自滅”,植被遇火不毀,具有神話色彩。
2. 泛指炎熱地區
文學中常以“火洲”比喻南方酷熱之地,如唐代岑參《經火山》詩描述“赤焰燒虞雲,炎氛蒸塞空”。
1. 災難或戰亂頻發之地
成語“火洲”比喻火災、戰亂等嚴重災難的場景,如“火洲蔓延”形容局勢失控。
2. 異寫形式
“火州”與“火洲”通用,常見于古籍,如《三國志》注引文獻中兩者混用。
提示:以上信息綜合了古籍、地理資料及現代用法,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或氣象數據,可參考标注的網頁來源。
火洲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火(huǒ)和洲(zhōu)。
火的部首是火字底部的火點,示意着與火有關。火的總筆畫數為4畫。
洲的部首是三點水,表示水。洲的總筆畫數為6畫。
《火洲》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傳說中火洲是上古時期海中的一座陸地,以火焰環繞,亦稱為“炎洲”。火洲象征着熾烈的力量和神秘的神靈。
火洲的繁體字為「火洲」,字形與簡體相同。
根據古代的漢字寫法,《火洲》可以寫作「火洲」或「火州」。
1. 他猶如火洲上的烈火一般,充滿了能量。
2. 這個國家的國徽中有一座火洲,代表着國家的力量和熾熱。
1. 火焰:指火中升起的可燃氣體的可見部分。
2. 洲島:指位于大海或湖泊中的陸地。
3. 火山:指地殼斷裂處,由地球内部的岩漿噴發所形成的地質構造。
1. 烈火:指極熾熱的火焰。
2. 炎火:指高溫火焰,熾烈的火勢。
海洲:指位于陸地和海洋之間的地帶,以海水環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