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经霜的树木。 唐 白居易 《冬日平泉路晚归》诗:“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 宋 刘过 《满江红·寿》词:“霜树啼鸦,梅欲放,小春清晓。”
(2).特指枫树。 元 马祖常 《出都》诗:“沙鸥终自白,霜树忽然红。”
“霜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经霜的树木
指秋冬季节被霜覆盖的树木,常用来描绘萧瑟或清冷的自然景象。例如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中“烟村霜树欲栖鸦”,即以“霜树”渲染冬日暮色。
特指枫树
因枫叶经霜后变红,成为秋季典型意象,故“霜树”也用于代指枫树。如元代马祖常《出都》中“霜树忽然红”,便是以“霜树”形容红枫。
“霜树”既是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符号,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双关意蕴。
霜树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指的是在寒冷的季节里,树木上被霜覆盖的景象。霜指的是冬季天气中出现的结冰现象,而树则代表了植物界中生命力顽强的生物体。
霜(部首: 雨,总笔画: 11)树(部首: 木,总笔画: 8)
《霜树》这个词来源于汉语,形容树木在寒冷季节受霜覆盖的具体景象。
《霜樹》
在古时候,霜树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一种常见的写法是使用「霜葉」来表示,其中的「葉」表示树叶。
1. 冬天的早晨,我经过院子,看到霜树上闪烁着银白的光芒。
2. 小溪旁边的枫树上结满了晶莹的霜树,美得如诗如画。
霜雪、霜冻、霜花、树林、树木、枯树
冰树、霜冻树
绿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