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 盤踞 ”。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王維》:“或説 維 詠《終南山》詩譏時也。詩曰:‘ 太一 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言勢燄盤據朝野也。”《明史·廣西土司傳一·平樂》:“東南入 梧 ,溪洞林菁,多為 瑤 人盤據。” 瞿秋白 《論大衆文藝·大衆文藝的問題二》:“反動的大衆文藝,就利用這一點,而更加根深蒂固的盤據在勞動民衆的文藝生活裡面。”
(2).猶根據;根本。 清 黃宗羲 《與友人論學書》:“用微以靈明知覺歸於識神,無欲而靜,尤為識神之盤據。”
“盤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同“盤踞”
指勢力或人物長期占據某地,形成控制或霸占的狀态。例如:
引申為“根據、根本”
此義項較少見,多出現于古代文獻。例如清代黃宗羲提到“識神之盤據”(),指思想或意識的根基。
兩者為異形詞,含義相同,但“盤踞”更常用()。現代漢語中,“盤據”多保留在書面或曆史文獻中。
需注意語境差異:“盤據”的“根據”義項已罕見,日常使用以“占據”義為主。
盤據是一個包含5個字的詞語,由“半”、“皿”、“巨”、“又”、“貝”五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6畫。
盤據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目前還沒有确切的解釋。繁體字中,盤據可寫作“盤據”。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盤據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它可能會寫作“槃據”、“盤據”、“盤據”等,但整體意思和發音并沒有太大差異。
以下是關于“盤據”一詞的例句:
1. 這個部門在公司中盤據了太多資源,導緻其他部門發展受阻。
2. 這位大老闆一直盤據着這塊地産,不願意出售。
3. 貪官污吏盤據着權力,肆意縱欲。
組詞:盤馬、盤旋、盤旋曲線。
近義詞:占據、掌控、牢固。
反義詞:釋放、放棄、讓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