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衰德的意思、衰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衰德的解釋

道德衰敗。亦指道德衰敗的人。《左傳·昭公九年》:“自 文 以來,世有衰德,而暴蔑 宗周 ,以宣示其侈。”《呂氏春秋·音初》:“ 鄭 衛 之聲, 桑間 之音,此亂國之所好,衰德之所説。”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衰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來源進行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衰德”指道德衰敗,也可代指道德衰敗的人。該詞由“衰”(減弱、衰退)與“德”(道德、品行)組合而成,強調道德層面的敗壞或缺失。


二、出處與文獻引用

  1. 《左傳·昭公九年》
    記載“自文以來,世有衰德,而暴蔑宗周,以宣示其侈”,此處“衰德”指周朝後期道德逐漸敗壞的現象。

  2. 《呂氏春秋·音初》
    提到“鄭衛之聲,桑間之音,此亂國之所好,衰德之所説”,将“衰德”與國家動亂、禮樂崩壞相關聯,進一步強調道德淪喪的危害。


三、單字解析


四、用法與語境

該詞多用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描述社會或個人道德的衰退現象。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但可通過其結構理解類似詞彙(如“世風日下”“道德滑坡”)的引申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呂氏春秋》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衰德的意思

衰德(shuāi dé)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人的德行或品德不好,衰落堕落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衰德的部首是衣(yī),由4個筆畫組成。

來源

衰德的來源于《尚書·虞書·大禹谟》:“敬慎刑德,補主躬,民無疆皇其念。”後來演變為班固所著的《漢書》:“管桃李之器,鹹曰有財者;得深人之衰德,則蓋有財。”

繁體

衰德的繁體字為「衰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德」的寫法稍有不同,可以是「㝠」或「恪」。

例句

1. 他長期以來的作弊行為使他的衰德得到廣泛批評。

2. 這位政治家因為************而聲名狼藉,地位衰德。

組詞

衰節、衰敗、德行、美德、道德

近義詞

堕落、敗壞、墮落、頹廢

反義詞

美德、高尚、正直、道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