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意志堅決﹐願望迫切。2.指堅決的意志。
1.意志堅決,願望迫切。《漢書·禮樂志》:“是時,上方征讨四夷,鋭志武功,不暇留意禮文之事。” 唐 獨孤及 《賀袁傪破賊表》:“陛下方鋭志於偃武,不得已而用兵。” 宋 嶽珂 《桯史·宸奎堅忍字》:“時 孝宗 鋭志大功,新進逢意,務為可喜,效每落落。” 清 黃鷟來 《秋日寄淮陰吳嵩山》詩:“鋭志翰墨林,放眼出天地。”
2.指堅決的意志。 明 唐順之 《咨鳳陽巡撫都禦史李》:“ 李忱 自請獨當一戰,鋭志可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月餘,鋭志漸衰,遊恆忘返。” ********* 《露營之歌》:“同志們!銳志那怕 松江 晚浪升。”
“鋭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意志堅決,願望迫切
指個人對目标持有強烈且堅定的追求态度,常用于描述專注或迫切的心态。例如《漢書·禮樂志》提到“鋭志武功”,即強調對武功的專注。
指代堅決的意志本身
也可直接表示“堅定的意志”這一抽象概念,如“心懷鋭志”。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本,描述個人或群體對某事的強烈追求,如“鋭志改革”“鋭志求學”。需注意現代語境中“鋭”常寫作“銳”,但“鋭志”作為固定搭配保留原字形。
《鋭志》(éi zhì)是一個中文詞彙,由“鋭”和“志”兩個字符組成。
“鋭”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金(jīn)部,總共有12個筆畫。它表示兵器鋒利、尖銳的意思。
“志”也是一個漢字,它的部首是心(xīn)部,總共有7個筆畫。它表示志向、意願的意思。
《鋭志》一詞來源于日本古籍,意為“銳氣”、“銳意追求目标的精神狀态”。在繁體中文中,它的寫法為「銳志」。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鋭」的字形稍有不同,上方為「金」的變形,下面則有一個類似「枝」的形狀,整體給人一種尖銳的感覺。
1.他展現出鋭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2.面對困難,他毫不退縮,展現出了鋭志的精神。
1.鋭氣(éi qì):銳氣。
2.鋒銳(fēng ruì):鋒銳。
3.鋭利(éi lì):銳利。
近義詞:堅毅、決心、意志堅定。
反義詞: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