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受季風影響較顯著的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季受海洋氣流影響,高溫多雨,冬季受大陸氣流影響,低溫幹燥。
季風氣候是指受季風環流支配地區的氣候類型,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其核心特征是盛行風向、降水等氣象要素隨季節發生顯著變化,主要分布于東亞、南亞和東南亞地區。
風向與降水季節變化
夏季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盛行東南風或西南風,帶來高溫多雨天氣(如中國夏季降水占全年70%以上);冬季受大陸幹冷氣流控制,盛行西北風或東北風,氣候寒冷幹燥。
雨熱同期性
高溫期與多雨期重疊,例如中國華北地區7-8月平均氣溫達25℃以上,同時降水量占全年60%-75%,這種特征極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氣溫年較差大
最冷月(1月)與最熱月(7-8月)溫差顯著,例如北京年較差達30℃以上,體現大陸性氣候特點。
類型 | 分布區域 | 典型特征 |
---|---|---|
熱帶季風氣候 | 中南半島、印度半島 | 全年高溫,旱雨季分明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中國秦嶺-淮河以南 | 冬季溫和少雨,夏季濕熱 |
溫帶季風氣候 | 中國東北、華北、朝鮮半島北部 | 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幹燥 |
(可通過等來源獲取更詳細學術資料)
季風氣候是指在一年中,由于氣溫的變化和大陸和海洋之間的輻射差異,形成的季節性風向變化的氣候現象。
季風氣候的部首是⺨(月字旁),共有9畫。
“季風”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爾雅·釋言》。在古代,人們将風向的變化與不同季節聯繫起來,稱之為“季風”,後衍生出“季風氣候”這一詞彙。
季風氣候(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季風氣候的“季”字有多種寫法,如“其”、“杞”等。
1. 來到南亞地區,你會親身體驗到炎熱的夏季和潮濕的季風氣候。
2. 季風氣候對于農業生産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季節、氣候、風向、變化
風俗氣候、風刮氣候
非季風氣候、靜風氣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