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裱畫的意思、裱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裱畫的解釋

[mount a picture] 裝裱字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裱畫(又稱“裱褙”或“裱背”)是中國傳統書畫裝潢技藝,指通過特定工藝對字畫、書籍等進行加固、修複和裝飾,以提升其保存性和觀賞性。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功能

裱畫的核心是通過紙張或絲織品作為襯墊材料,将書畫作品粘貼于結實的底材上,分為兩層:正面裝裱(裱)和背面襯托(褙)。其功能包括:

  1. 保護加固:防止紙張破損、蟲蛀或受潮;
  2. 修複美化:修補殘損部分,并通過裝裱品式(如立軸、橫披、冊頁等)增強藝術性;
  3. 便于陳列:使書畫平整穩固,適合懸挂或收藏。

二、曆史發展

裱畫技藝起源于兩千多年前,最初用于宮廷和寺廟保護珍貴書畫,後逐漸發展為獨立行業,并形成京裱、漢裱、蘇裱三大派系。代表性傳承機構包括老字號榮寶齋等。

三、工藝步驟

  1. 托底:用膠水将書畫粘貼于厚紙上,掃平晾幹;
  2. 修補:對破損處進行填補或染色修複;
  3. 大托:覆蓋多層宣紙或绫絹,增強支撐力;
  4. 裝框/裝軸:根據品式鑲嵌于鏡框或安裝軸杆。

四、文化意義

俗語“三分畫,七分裱”體現了裝裱對書畫價值的重要性。它不僅延續了藝術品的壽命,更通過裝潢設計提升了整體審美層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需了解具體裝裱流派或操作細節,、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裱畫

裱畫一詞是指将繪畫作品進行裝裱、裝裱之後的畫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裱畫的部首為『衤』,拆分後共有4筆。

來源

『裱』字的本義為包裹、覆蓋,起初是用來指紙絹裹卷、包裹文帛的。後來擴展為裝裱繪畫、字畫等藝術作品。

繁體

「裱」的繁體字為「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裱」的寫法有一些變體,但一般都包含部首『衤』和右側「苕」的形狀。

例句

他的水墨畫經過精心裱畫之後,光彩奪目。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裱框、裱裝、裱幀、裱卷。

近義詞

近義詞有:裝裱、炫畫。

反義詞

反義詞有:拆畫、毀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