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槿的意思、赤槿的詳細解釋
赤槿的解釋
木名。即扶桑。花深紅,日光照耀,赤如焰火。 唐 王勃 《上武侍極啟》:“玄螭掩耀,光銷赤槿之芒;白鶴摧輝,影滅青胡之寶。”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集解﹞引 嵇含 《草木狀》:“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出 高涼郡 。花、莖、葉皆如桑。其葉光而厚。木高四五尺,而枝葉婆娑。其花深紅色,五出……有蕊一條,長于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
詞語分解
- 赤的解釋 赤 ì 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顔色:赤血。赤字。 真誠,忠誠:赤誠(極其真誠)。赤忱。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古代亦指百姓)。赤膽忠心。 空無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裡。 裸露:赤腳(光腳)。 筆畫數:
- 槿的解釋 槿 ǐ 〔木槿〕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互生,花鐘形,單生,通常有紅、白、紫等顔色。莖的纖維可造紙或做蓑衣,花和種子可入藥。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赤槿”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成語和植物學解釋兩類:
一、成語釋義
基本含義
指紅色的槿花,比喻顔色紅得耀眼奪目,常用于文學描寫中強調鮮豔奪目的紅色。
二、植物學釋義
-
植物名稱
赤槿是木本植物“扶桑”的别稱,其花朵深紅色,在日光照耀下如火焰般鮮豔,因此得名。唐代王勃的《上武侍極啟》和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均提到此名。
- 别名:朱槿、日及(出自嵇含《草木狀》)。
- 形态特征:花、莖、葉似桑,葉片光亮厚實,植株高約1.5米,花蕊長且綴有金色顆粒,陽光下似火焰燃燒。
-
文獻出處
- 李時珍引述嵇含記載,稱其原産于高涼郡(今廣東一帶),并詳細描述了其植物特性。
- 王勃的詩句“玄螭掩耀,光銷赤槿之芒”以赤槿比喻光芒耀眼的紅色,展現了文學意象。
三、使用場景
- 文學修辭:多用于詩詞、散文中形容紅色耀眼之物(如“赤槿之芒”)。
- 植物學描述:用于指代扶桑或朱槿,尤其在古籍和植物分類中常見。
總結來看,“赤槿”既可指代一種紅色花卉植物,也可作為成語形容鮮豔奪目的紅色。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或植物學分類,可參考《本草綱目》或古典詩詞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槿》這個詞是指芙蓉花的一種常見名稱。它有赤紅色的花瓣和槿香。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日,共有13個筆畫。它來自于中國古代的漢字,是由形聲字組成的。《赤槿》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赤槿》的寫法在古代并無太大變化。以下是一個例句:“赤槿花在陽光下綻放,散發着溫暖的香氣。”除了《赤槿》,還有一些與之相關的詞彙,如“芙蓉”、“紅花”等。與《赤槿》相近義的詞有“紅葵”、“錦葵”等,而與其反義的詞則沒有普遍使用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