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手足的意思、手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手足的解釋

(1) [brothers]∶指兄弟

親如手足

(2) [act]∶指舉動、動作

手足無措

(3) [henchmen]∶指黨羽,爪牙

廣有手足

(4) [hand and foot]∶手和腳

詳細解釋

(1).手和足。《淮南子·兵略訓》:“凡此五官之於将也,猶身之有股肱手足也。” 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四:“神鳥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體而生,二頭,四手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肩推黃棘之門牆,韁鎖情懷,桎梏手足以取辱焉。”

(2).比喻整體的分支。謂關系密切,不可分割。《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 唐 陳子昂 《上軍國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縣令,陛下之手足。未有無腹心手足而能獨理者也。” 郭小川 《青松歌》:“咱們 小興安嶺 的人啊,與青松親如手足!”

(3).喻兄弟。 漢 焦贛 《易林·益之蒙》:“飲酒醉酣,跳起争鬭,手足紛拏,伯傷仲僵。” 宋 王禹偁 《拟追封建成元吉為巢王息王制》:“頃念宗祧之重,緻忘手足之情。”《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實不相瞞,舍間上有年邁二親,下無手足相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手足"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其解釋如下:

一、本義指人體的手和腳

作為人體重要器官,"手足"指代上肢與下肢的活動部位。該用法最早見于《孟子·離婁下》"手足胼胝",形容長期勞作形成的厚繭。《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手和足,謂四肢",如成語"手足無措"比喻慌亂狀态,"手足之情"則引申為血脈相連的親密關系。

二、引申為兄弟關系的代稱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為"比喻弟兄",源自《詩經·小雅》"兄弟既具,和樂且孺"的血緣倫理觀。《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古人雲:兄弟如手足"的表述,将手足比作不可分割的同胞關系。該用法常見于"手足相殘""手足情深"等表達,強調兄弟間應有的扶持義務。

三、特殊語境下的擴展義

宋代《朱子語類》記載"手足"可指"得力助手",如"此吾手足也"。現代醫學術語"手足口病"則特指傳染性疾病,《中華醫學百科全書》将其定義為"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與詞源本義形成專業術語轉化。

(注:實際引用來源應替換為權威詞典官網鍊接,此處因平台限制不展示真實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手足”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

  1. 字面意義
    指人的手和腳,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淮南子·兵略訓》中将五官與身體關系比作“股肱手足”。

  2. 比喻兄弟關系
    最常用義項,形容兄弟姐妹間血脈相連的親密關系,如“手足情深”“手足相殘”。此用法源自《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3. 代指親密整體
    引申為不可分割的密切關聯,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禮樂、孝悌、衣食三者相為手足”的哲學比喻。

  4. 特殊語境含義

    • 可指動作舉止(如“手足無措”)
    • 古代偶指黨羽(如“廣有手足”)

該詞在不同文獻中呈現語義演變,現代漢語中主要使用前兩種含義,尤以比喻兄弟情義最為常見。需注意古漢語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引申義項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百寶櫥百木長倍經崩阙秉德薄心腸廁牀成兆才吃動赤黴素疇類登祀德意志帝國拂晨鈎佩乖睽繪畫假對講斤頭濟渡禁扃禁治開建匼帀狂癖纩缯悃愊阃命蛞蝼陵茔流纨流雲小詩龍箫悶悶不樂模勒納污藏穢逆封切敕青紫被體蛩蛩巨虛認覓上方劍神籌實牢時雍松花牋宋學田圃田祖條據條款忘憂挽任文算烏麻無信香水梨象為縣師下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