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帶上的飾物。《後漢書·楊賜傳》:“詔賜禦府衣一襲,自所服冠幘綬,玉壺革帶,金錯鉤佩。”
“鈎佩”是古代漢語中的一個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鈎佩指佩帶上的裝飾物,通常用于服飾或禮儀場合。該詞由“鈎”和“佩”組合而成: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楊賜傳》中的記載:
“诏賜禦府衣一襲,自所服冠帻绶,玉壺革帶,金錯鈎佩。”
此處“金錯鈎佩”指以錯金工藝裝飾的貴重佩飾,凸顯身份地位。
類似詞彙包括“玉帶”“绶佩”等,均屬古代服飾文化範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章節或漢學工具書。
鈎佩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它的拆分部首是鈎和佩,總計有12個筆畫。
“鈎佩”一詞的發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兵器。在古代,戰士們會佩戴一種特殊的武器——佩劍。而佩劍的鈕上經常有鈎狀物,用于固定劍鞘。因此,“鈎佩”一詞也可以表示劍上的鈎狀物。
在繁體字中,“鈎佩”可以寫作“鈎珮”。
在古代漢字中,“鈎佩”用象形文字表達,其形狀是類似于勾和珮的形狀。
1. 這件古代陶器上有精美的鈎佩裝飾。
2. 他總是佩戴着一把鑲有金色鈎佩的佩劍。
1. 鈎心鬥角
2. 鈎心鬥牛
3. 鈎心鬥角
1. 鈎子
2. 鈎狀
3. 曲線
1. 直
2. 整齊
3. 順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