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切敕的意思、切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切敕的解釋

見“ 切勑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切敕是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嚴厲告誡或緊急命令,多用于古代政令、文書或史書記載中。以下從語義、用法及權威文獻用例展開分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為“用刀分割”,引申為急切、嚴峻。《說文解字》釋:“切,刌也”,段玉裁注:“引申為迫切。”在“切敕”中強調态度的嚴厲與緊迫性。

  2. 指上對下的告誡、命令。《說文解字》:“敕,誡也”,漢代後特指帝王诏令。如《漢書·丙吉傳》載:“敕掾史謹視官吏。”

合成詞“切敕” 即融合二者,表示以嚴厲口吻下達的緊急指令,常見于官方文書或史書對君主、官員言行的記載。


二、權威文獻用例

  1. 《資治通鑒·唐紀》

    “上切敕有司,毋得複奏。”

    此處指唐太宗嚴厲命令相關部門不得再上奏某事,凸顯帝王權威與政令的不可違逆性 。

  2. 《後漢書·窦融傳》

    “玺書切敕,責以歸藩。”

    漢光武帝下诏嚴厲斥責窦融,命其返回封地,反映“切敕”在問責場景中的使用 。

  3. 《宋史·職官志》

    “凡降诏切敕,三省同議而後行。”

    說明宋代重要敕令需經中樞機構合議,體現其法律效力 。


三、語義演變與關聯詞

演變特點:

漢代至唐宋,“切敕”從帝王專屬用語擴展至高級官員文書(如《唐六典》載節度使可“切敕所部”),明清後逐漸被“嚴旨”“饬令”取代。


四、學術考據參考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釋“切敕”為“嚴切敕令”,引《資治通鑒》例證(上海辭書出版社,第5卷,p. 1123) 。

  2. 王力《古漢語字典》

    強調“敕”的诏令屬性,指出“切”強化其強制性(中華書局,p. 89) 。

  3.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

    分析“切”在複合詞中的副詞功能,表程度(商務印書館,p. 421) 。


“切敕”作為曆史行政用語,凝結了古代權力運作中的緊迫性、強制性特征,其書證集中于正史與法典,是研究古代公文制度與政治文化的重要語料。現代漢語雖罕用,但通過典籍可清晰追溯其語義脈絡及社會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切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切敕”讀作qiē chì,是“切勑”的異體寫法,意為嚴令,通常指上級(如皇帝或官員)下達的嚴厲命令或告誡。例如《後漢書·陳忠傳》中提到“切勑刺史,嚴加糺罰”,即通過嚴令督促官員執行職責。

  2. 詞源與用法

    • “敕”本義為整治、命令,尤其指帝王诏書(如提到“敕身齊戒”“明罰勅法”),後衍生出“切敕”這一複合詞,強調命令的緊迫性和嚴厲性。
    • 在文獻中,“切敕”多用于描述官方文告或曆史事件,如《晉書·傅鹹傳》中“切敕都官,以此為先”,指嚴令相關部門優先處理事務。
  3. 相關辨析

    • 近義詞:嚴令、敕令、诏令。
    • 現代使用:該詞現已罕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曆史研究場景中。

總結來看,“切敕”是古代行政或法律語境中的專有詞彙,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語境下的強制性與權威性。

别人正在浏覽...

艾焙暗室虧心奧山補背辏隊達本丹薄當才澹慮電氣化蹲坑讀破笃人囮場鵝兒扼吭奪食房廊泛萍浮梗繁弱俯偻格筆官斷卦鋪刮痧歸道山規定含辛茹苦耗子鶴翥箭房潔身自好金剛砂靜談季俗口錢枯槀淚河禮部菱角陵霞魯人回日陸遊朦朦粘液拗項判解千疊千裡意傾阻起送文書齊限七星岩飒爽順古唐巾探細文武士相父仙霞小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