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黴素的意思、赤黴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黴素的解釋

從赤黴菌代謝産物中經化學提純後獲得的植物激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黴素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和生理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介紹

赤黴素(Gibberellins,簡稱GAs)是一類天然存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屬于二萜類酸化合物,化學結構基于四環骨架的赤黴烷衍生而來。目前已知的赤黴素種類超過130種,其中GA3(赤黴酸)、GA4、GA7等在農業生産中應用最廣。

二、發現曆史與研究進展

三、化學結構與種類

赤黴素的核心結構為赤黴烷,根據羧基數目和位置差異分為不同亞型。例如:

四、作用機制與主要功能

  1. 促進細胞伸長與分裂
    通過提高細胞壁可塑性和水解酶活性,加速莖節伸長及葉片擴展。
  2. 打破休眠與促進萌發
    激活種子内貯藏物質分解,解除休眠(如馬鈴薯切塊處理)。
  3. 調節開花與結果
    • 誘導雌雄異株植物增加雄花比例。
    • 減少花果脫落,提高坐果率(如棉花結鈴率)。
  4. 無核果實誘導
    通過激素調控實現果實無核化(如葡萄無籽處理)。

五、農業應用與使用方法

作物 使用濃度 作用效果 來源
莴筍種子 200 mg/L 打破休眠,提早發芽
馬鈴薯切塊 0.5-1 mg/L 促進發芽,增加産量
棉花 10-20 ppm噴施 提高結鈴率
柑橘保果 10-20 ppm噴施 減少落果,促進膨大

注意事項:粉劑需先用酒精溶解再稀釋,避免高溫或強光下使用。

六、與其他激素的協同作用

赤黴素常與生長素(如吲哚乙酸)協同使用。例如:

如需更完整的應用案例,可參考農業農村部登記信息(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黴素(chì méi sù)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也稱為「赤黴素素」。「赤黴素」一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側是「赤」(chì),意為紅色,右側是「黴」(méi),意為黴菌。根據《新華字典》,「赤」的筆畫數為7,它是一個簡單常用的漢字;「黴」的筆畫數為14,是一個偏旁複雜的漢字。 赤黴素最早是由美國的植物學家發現并提取的,這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和發育。它在植物體内的作用類似于激素,可以影響植物的開花、落葉、果實成熟等生理過程。赤黴素在農業、園藝和植物繁育上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在繁體字中,「赤黴素」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赤黴素」,沒有任何變化。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赤」和「黴」的形态與現代字形有所不同,但意義相同。 以下是一些「赤黴素」的例句: 1. 這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含有赤黴素成分。 2. 研究表明,赤黴素可以提高果實産量。 3. 農民們在果樹上噴灑了赤黴素,希望加快果實的成熟。 一些與「赤黴素」相關的詞彙包括:生長激素、植物激素、生理調節劑。赤黴素的反義詞是「抑制劑」,指對植物生長和發育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質。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