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拂曉。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禦》:“承明連夜直,建禮拂晨趨。” 宋 王鞏 《聞見近錄》:“ 張文定 守 蜀 ,重九藥市,拂晨驟雨。”
“拂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時間指向
特指日出前的短暫時刻,如唐代白居易詩句“建禮拂晨趨”中,描述官員在黎明時趕往官署的情景。
文學意象
常帶有詩意,如宋代王鞏《聞見近錄》中“拂晨驟雨”,既點明時間,又渲染了清晨雨落的畫面感。
近義詞與用法
與“拂曉”“黎明”同義,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例如:“他每日拂晨起身,讀書練劍。”
若需更多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參考古籍或詩詞類文獻。
拂晨是一個漢字詞彙,意思是“清晨”或者“掃除早晨的塵埃”。拆分部首為“手”和“日”,總共有8個筆畫。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的時候會使用繁體字“拂晨”來書寫。
拂晨是由“拂”和“晨”兩個字組合而成,表示在清晨使用手掃除塵埃,也可以引申為比喻早上起來的動作或者狀态。
以下是拂晨的一些例句:
與拂晨相關的組詞有:
拂晨的近義詞包括清晨、早晨、黎明,這些詞語都用來形容早上的時間段。與拂晨相反的詞是傍晚或者晚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