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手足的意思、手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手足的解释

(1) [brothers]∶指兄弟

亲如手足

(2) [act]∶指举动、动作

手足无措

(3) [henchmen]∶指党羽,爪牙

广有手足

(4) [hand and foot]∶手和脚

详细解释

(1).手和足。《淮南子·兵略训》:“凡此五官之於将也,犹身之有股肱手足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同体而生,二头,四手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柳》:“肩推黄棘之门墙,韁锁情怀,桎梏手足以取辱焉。”

(2).比喻整体的分支。谓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县令,陛下之手足。未有无腹心手足而能独理者也。” 郭小川 《青松歌》:“咱们 小兴安岭 的人啊,与青松亲如手足!”

(3).喻兄弟。 汉 焦赣 《易林·益之蒙》:“饮酒醉酣,跳起争鬭,手足纷拏,伯伤仲僵。” 宋 王禹偁 《拟追封建成元吉为巢王息王制》:“顷念宗祧之重,致忘手足之情。”《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手足"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其解释如下:

一、本义指人体的手和脚

作为人体重要器官,"手足"指代上肢与下肢的活动部位。该用法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下》"手足胼胝",形容长期劳作形成的厚茧。《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手和足,谓四肢",如成语"手足无措"比喻慌乱状态,"手足之情"则引申为血脉相连的亲密关系。

二、引申为兄弟关系的代称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比喻弟兄",源自《诗经·小雅》"兄弟既具,和乐且孺"的血缘伦理观。《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古人云:兄弟如手足"的表述,将手足比作不可分割的同胞关系。该用法常见于"手足相残""手足情深"等表达,强调兄弟间应有的扶持义务。

三、特殊语境下的扩展义

宋代《朱子语类》记载"手足"可指"得力助手",如"此吾手足也"。现代医学术语"手足口病"则特指传染性疾病,《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与词源本义形成专业术语转化。

(注:实际引用来源应替换为权威词典官网链接,此处因平台限制不展示真实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手足”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

  1. 字面意义
    指人的手和脚,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淮南子·兵略训》中将五官与身体关系比作“股肱手足”。

  2. 比喻兄弟关系
    最常用义项,形容兄弟姐妹间血脉相连的亲密关系,如“手足情深”“手足相残”。此用法源自《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3. 代指亲密整体
    引申为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礼乐、孝悌、衣食三者相为手足”的哲学比喻。

  4. 特殊语境含义

    • 可指动作举止(如“手足无措”)
    • 古代偶指党羽(如“广有手足”)

该词在不同文献中呈现语义演变,现代汉语中主要使用前两种含义,尤以比喻兄弟情义最为常见。需注意古汉语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引申义项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隘路懊憹曲鳌头独占半空本土并为一谈参灵雌声大盟当头棒彫龙敌方贰醮犯斗槎反生香蕃鲜袱驼冈岩耿耀更夜卦变蛊惑人心国位姑缯环圆火险蹇吃僵踞噭謈交羣贾直急且蹐滞俊秀开心揽搭粮尽援绝马铃马蔺子满替麻婆豆腐氓征内蒙古佞口女装旁近爬山虎泼皮穷正人镜芙蓉麝香金授刑霜露之悲束锦说那里话踏垫饕沓跳浪拖后腿五緉